成都生物所在中药益母草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方面获得进展

时间:2024年5月19日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编辑推荐: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王飞研究员团队在国际知名TOP期刊《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24, 331:118279)上发表题为“Luteolin and its analog luteolin-7-methylether from Leonurus japonicus Houtt suppress aromatase-mediated estrogen biosynthesis to alleviate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by the inhibition of tumor progression locus 2”的研究成果,报道了来自常用妇科中药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木犀草素及其类似物木犀草素-7-甲基醚,通过抑制芳香化酶的表达和雌激素的生物合成,缓解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的潜在疗效

广告
   X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王飞研究员团队在国际知名TOP期刊《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24, 331:118279)上发表题为“Luteolin and its analog luteolin-7-methylether from Leonurus japonicus Houtt suppress aromatase-mediated estrogen biosynthesis to alleviate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by the inhibition of tumor progression locus 2”的研究成果,报道了来自常用妇科中药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木犀草素及其类似物木犀草素-7-甲基醚,通过抑制芳香化酶的表达和雌激素的生物合成,缓解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的潜在疗效。

 PCOS是一种影响6%至10%育龄妇女的常见内分泌和代谢紊乱疾病,主要表现为高雄激素、胰岛素抵抗、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排卵功能障碍和多囊卵巢改变,是导致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PCOS病因仍不清楚,其病理生理学和内部机制也很复杂。目前,PCOS的治疗主要侧重于管理症状,而非治疗疾病本身。治疗手段因患者需求和具体情况而异,以缓解临床症状,解决生育问题为主,如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促进排卵但对高胰岛素无明显作用。因此,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可能会为PCOS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少的副作用。Leonurus japonicus Houtt(Chinese motherwort),也被称为“益母草”,长期以来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广泛用于缓解以雌激素失调为特征的妇科疾病。作为治疗PCOS最常用的单一草药之一,已经证明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改善血清炎症因子和相关因子的水平,并在用克罗米芬治疗的PCOS患者中产生较少的不良反应。然而,这种草药植物显示出对妇科疾病有益效果的化学成分和潜在机制尚未完全理解。

 王飞研究员团队通过研究发现益母草中的木犀草素及其类似物木犀草素-7-甲基醚能有效抑制卵泡刺激素(FSH)在人卵巢颗粒细胞中所诱导的雌激素生物合成,这种作用是通过降低 cAMP 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介导的芳香化酶的表达来实现的。该研究首次发现肿瘤进展位点2 (tumor progression locus 2 , TPL2)参与调控了芳香化酶介导的雌激素生物合成,木犀草素和木犀草素-7-甲基醚通过直接作用于细胞内的TPL2,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3/6(MKK3/6)-p38 MAPK-CREB通路信号传导,从而降低了卵巢颗粒细胞中芳香化酶的表达和雌激素生物合成。此外,木犀草素和木犀草素-7-甲基醚可以有效地减轻PCOS小鼠的症状,降低了雄激素水平,减少了囊性卵泡的数量,降低了胰岛素水平并促进排卵。这些发现表明,木犀草素和木犀草素-7-甲基醚有可能成为治疗PCOS的新型治疗药物。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王飞研究员,云南大学李晓莉(提供木犀草素-7-甲基醚样品)为本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史小可以及彭婷博士为本文并列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生物资源服务网络计划,四川省科技计划等项目资助。

示意图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