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6(IL-6)作为POEMS综合征高预后价值生物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时间:2025年7月12日
来源:Leukemia

编辑推荐:

POEMS综合征(多发性神经病、器官肿大、内分泌病、M蛋白和皮肤改变)是一种诊断挑战性极高的罕见浆细胞疾病。为解决其预后评估难题,Mayo Clinic团队通过回顾性研究发现,基线IL-6水平升高与肝肿大、腹水、低白蛋白血症等特征显著相关,且预示更短的无事件生存期(EFS 19 vs 90个月,p=0.036)和更高死亡风险(HR=16.3,p=0.0096)。该研究首次确立IL-6作为独立预后因子,为临床分层治疗提供新依据。

广告
   X   

POEMS综合征(多发性神经病、器官肿大、内分泌病、M蛋白和皮肤改变)是一种罕见的克隆性浆细胞疾病,其复杂的临床表现常导致误诊。尽管随着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的应用,患者10年总生存率(OS)已提升至79%,但疾病活动性监测仍依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而白细胞介素-6(IL-6)等关键细胞因子的预后价值长期未明。

Mayo Clinic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52例新诊断POEMS患者,通过检测基线IL-6水平(正常vs升高,界值为检测上限的3倍),结合临床特征与生存数据分析,揭示了这一细胞因子的独特价值。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IL-6和VEGF水平,通过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预后,并参照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标准进行疗效评估。

IL-6升高者的临床特征

研究发现40.4%患者存在IL-6升高(中位值为正常上限3倍),这类患者更易出现肝肿大(43% vs 16%,p=0.034)、腹水(29% vs 6%,p=0.03)、低白蛋白血症(3.1 vs 3.45 g/dL,p=0.0008)和混合性骨病变(57% vs 29%,p=0.04)。值得注意的是,IL-6水平与VEGF浓度无相关性(p=0.12),提示二者可能通过不同通路参与发病。

治疗反应差异

虽然IL-6升高组有更高的血液学缓解趋势(38% vs 23%,p=0.09),但VEGF缓解率(48% vs 52%)和PET缓解率(21% vs 24%)无统计学差异。这表明IL-6可能主要影响长期预后而非短期治疗反应。

生存分析的关键发现

中位随访83个月显示,IL-6升高者的无事件生存期(EFS)显著缩短(19 vs 90个月,p=0.036),且未达到血液学部分缓解(PRH)者的EFS仅6.1个月。更引人注目的是,IL-6升高使死亡风险增加16.3倍(95%CI 1.98-134.1,p=0.0096),8年OS率仅为64.4%(正常组97%)。单因素分析中,IL-6的预后价值超越低白蛋白(HR 5.18)和Wang评分(HR 4.88)。

这项发表于《Leukemia》的研究首次系统论证了IL-6在POEMS综合征中的双重作用:既是特定临床表型的驱动因子(如通过抑制肝细胞白蛋白合成导致低白蛋白血症),又是独立于现有评分体系的高危预后标志物。尽管受限于样本量未能进行多变量分析,但17.29的风险比(95%CI 2.1-142.3)强烈提示IL-6检测应纳入常规临床实践。未来研究可探索IL-6抑制剂(如Siltuximab)在高危患者中的治疗价值,为这一罕见病的精准诊疗开辟新路径。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