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按需治疗新突破:口服塞贝曲司他与静脉注射重组人 C1 酯酶抑制剂的间接比较

时间:2025年3月16日
来源:Allergy, Asthma & Clinical Immunology

编辑推荐:

为对比塞贝曲司他(sebetralstat)与其他获批疗法,研究人员开展 ITC 研究,发现二者疗效与安全性相当。

广告
   X   

#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治疗新探:口服药与注射剂的疗效与安全性对决
在神秘的人体微观世界里,有一种名为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ereditary angioedema,HAE)的罕见病症正悄然作祟。HAE 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由 C1 抑制因子(C1INH)基因突变引发。这一突变使得人体对激肽释放酶 - 激肽(接触)系统的调控失常,进而导致痛苦的、发作性的皮下或黏膜肿胀,这些肿胀可能出现在四肢、躯干、面部、生殖器甚至喉部。想象一下,患者毫无预兆地遭遇这些肿胀,不仅身体承受着疼痛,更面临着生命威胁,尤其是喉部肿胀,若未及时治疗,随时可能夺走生命。
目前,全球虽已有四种 HAE 按需治疗药物获批,包括血浆源性 C1 酯酶抑制剂(pdC1INH)、伊卡替班(icatibant)、艾卡拉肽(ecallantide)和重组人 C1 酯酶抑制剂(rhC1INH),但它们在使用方式、疗效和安全性上各有优劣,且缺乏明确的首选治疗方案。比如,pdC1INH 和 rhC1INH 需静脉输注,伊卡替班和艾卡拉肽则是皮下注射,而艾卡拉肽因过敏风险还需专业医护人员在监测下给药。

塞贝曲司他作为一种新型的口服血浆激肽释放酶抑制剂,为 HAE 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在 3 期 KONFIDENT 试验中,它展现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加快症状缓解,减轻发作严重程度,且安全性良好。然而,在缺乏头对头试验的情况下,它与其他已获批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尚不明确。为了解决这一关键问题,来自美国、德国等多个国家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间接治疗比较(Indirect treatment comparison,ITC)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Allergy, Asthma & Clinical Immunology》杂志上。

研究人员主要运用了系统文献回顾(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SLR)和网络 meta 分析等技术方法。通过系统文献回顾,按照严格的筛选标准,从大量文献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试验。之后,运用网络 meta 分析,综合患者层面数据和汇总数据,对比不同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


  1. 系统文献回顾:研究人员共筛选出 15 项随机对照试验(RCTs)、4 项开放标签扩展试验和 2 项非随机试验,总计 68 份报告。
  2. 可行性评估:经评估,多数试验因设计差异被排除。仅 rhC1INH 的 C1-1310 试验在症状缓解时间的测量上与 KONFIDENT 试验具有可比性,可纳入间接比较和匹配调整间接比较(MAIC)。在安全性比较方面,仅有 3 项试验符合要求。
  3. 贝叶斯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症状缓解时间:固定效应模型显示,塞贝曲司他 300mg 与 rhC1INH 50IU/kg 在症状缓解时间上无显著差异。虽然在性别分层的 meta 分析中,塞贝曲司他在数值上更具优势,但差异不显著。随机效应模型(敏感性分析)也得到了类似结果。
  4. MAIC 分析症状缓解时间:在调整基线攻击严重程度后,塞贝曲司他在症状缓解时间上数值上优于 rhC1INH。调整基线严重程度和患者人口统计学特征后,结果依然如此,不过差异仍不显著。
  5. 贝叶斯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敏感性分析)均表明,塞贝曲司他 300mg 与 rhC1INH 50IU/kg 在治疗相关治疗紧急不良事件(TEAEs)上无显著差异。

研究结论与讨论


这项 ITC 研究首次成功对比了 HAE 按需治疗药物,发现塞贝曲司他与 rhC1INH 在疗效和安全性上相当。尽管试验设计和结局指标存在异质性,塞贝曲司他在调整基线差异后,症状缓解时间在数值上更快。这一发现意义重大,若塞贝曲司他获批,口服给药方式有望降低患者治疗的障碍,减少注射部位反应、恐惧注射等问题,促进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然而,该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样本量有限,匹配方法进一步减少了分析的塞贝曲司他治疗患者数量;缺乏 rhC1INH 试验总体人群的主要终点风险比(HR),可能影响结果;治疗给药地点不同,其影响难以评估;安全性数据有限且报告方式多样;理想的随机双盲头对头临床试验难以开展。

总体而言,这项研究为 HAE 的治疗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为未来 HAE 治疗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指明了方向,推动了 HAE 治疗领域的发展,让我们离攻克这一罕见病又近了一步。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