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热带山地雨林城市绿地中棒络新妇(Trichonephila clavipes)及其寄居者的生态动态:揭秘蜘蛛与寄生者的奇妙关系

时间:2025年4月16日
来源:Biologia

编辑推荐:

为探究棒络新妇(Trichonephila clavipes)蛛网空间分布模式与寄居者出现的关系,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其蛛网呈聚集分布,且蛛网高度与寄居者数量无关。该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物种行为和生态,为相关领域提供了重要依据。

广告
   X   

在热带地区,棒络新妇(Trichonephila clavipes)是一种引人注目的织圆网蜘蛛。它捕获猎物后会将其包裹并转移到蛛网中心储存起来,以备日后食用。这种独特的猎物储存行为,吸引了一些小型的、机会主义的蜘蛛前来抢夺食物,它们被称为盗食寄生者(kleptoparasites)。例如,一些球蛛科(Theridiidae)的蜘蛛,像 Argyrodes elevatus,就不会自己织网,主要以棒络新妇捕获的猎物为食。
盗食寄生行为在生态系统中有着重要影响。它不仅会影响蜘蛛的能量获取,改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还会干扰捕食者 - 猎物之间的动态平衡,影响物种的分布模式。然而,目前关于棒络新妇蛛网特征,尤其是蛛网高度,与盗食寄生者分布模式之间的关系研究还比较匮乏。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来自巴西帕拉伊巴联邦大学(Universidade Federal da Paraíba)、圣保罗大学(Universidade de São Paulo)以及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Universidad Nacional Autónoma de México)的研究人员展开了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Biologia》上。

研究人员为了探究棒络新妇的空间分布模式以及蛛网高度与盗食寄生者存在的相关性,采用了多种技术方法。在采样方面,他们选择了巴西帕拉伊巴州阿雷亚市农业科学园区(CCA)内的小森林斑块作为研究区域,在 2022 年 9 月 21 - 22 日进行样本采集,通过主动搜索的方式寻找棒络新妇的蛛网,并记录其地理坐标和蛛网高度,同时收集潜在的盗食寄生者。在蜘蛛鉴定上,对采集到的蜘蛛标本进行形态学鉴定。在数据分析时,运用了 Morisita 种内聚集指数(Morisita Intraspecific Aggregation Index)分析个体分布情况,使用临界值指数(Mclu)判断聚集模式的显著性,还通过非参数 Kruskal–Wallis 检验评估蛛网高度与寄居者数量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在采集的样本中,共发现 43 个棒络新妇的蛛网,其中包含 43 只成年雌性和 4 只幼年个体,同时还有 90 个来自三个不同蜘蛛科的寄居者。通过 Morisita 分散指数(Imor = 3.1)和临界 Mclu 值(1),以及 p < 0.001 的结果,显示棒络新妇呈现聚集分布模式。而 Kruskal–Wallis 分析发现,蛛网高度与寄居者数量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 = 0.13)。

在讨论部分,研究人员认为棒络新妇蛛网的聚集分布为寄居者提供了有利环境。像 Gasteracantha cancriformis 可能在蛛网边缘利用宿主蜘蛛遗留或丢弃的小型猎物,Leucauge sp. 则可能与棒络新妇形成共生关系,通过在其网内织网提高猎物捕获效率。此外,Argyrodes 属的蜘蛛作为常见的盗食寄生者,大量出现在棒络新妇的蛛网中,这可能与棒络新妇储存猎物的行为、蛛网结构以及不每日构建新网的习性有关。由于蛛网的聚集分布使得寄居者易于在不同蛛网间迁移,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蛛网高度与寄居者数量没有明显关系。

总的来说,该研究揭示了棒络新妇蛛网的聚集分布模式,发现这种模式为寄居者创造了适宜环境,特别是盗食寄生的 Argyrodes 属蜘蛛。同时,研究还发现了非盗食寄生蜘蛛在棒络新妇蛛网中的存在,证实了棒络新妇作为 “超级宿主” 的作用。研究结果强调了蛛网结构、宿主蜘蛛行为与寄居者存在之间的相关性,突出了这种现象在棒络新妇生态中的重要性,也进一步揭示了物种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为后续研究物种生态和行为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