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脂酶 D6(PLD6):结直肠癌肿瘤发生的关键调控因子 —— 线粒体代谢与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的新发现

时间:2025年4月22日
来源:Experimental & Molecular Medicine

编辑推荐:

为探究磷脂酶 D6(PLD6)在癌症中的作用,尤其是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角色,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发现 PLD6 在 CRC 中高表达,可通过激活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促进肿瘤发生。这为 CRC 治疗提供了新靶点和思路。

广告
   X   

在生命的微观世界里,癌症就像一个隐藏在暗处的 “杀手”,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结直肠癌(CRC)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以往研究发现,Wnt 信号通路、能量代谢以及线粒体功能在 CRC 的发展进程中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但其中的具体机制却如同迷雾,尚未完全明晰。同时,磷脂酶 D(PLD)家族成员在细胞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 PLD6 在癌症领域的角色,尤其是在 CRC 中的作用,还是一个未解之谜。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这些未知展开深入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 CRC 的发病机制,还可能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关键线索。
来自韩国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勇敢地向这些未知发起挑战。他们聚焦于 PLD6 在 CRC 中的功能,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研究。最终,他们发现 PLD6 在 CRC 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激活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这一发现意义重大,为 CRC 的治疗指明了新的方向,有望为众多 CRC 患者带来新的希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Experimental & Molecular Medicine》杂志上。

研究人员为开展此项研究,运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在细胞实验方面,利用 CRISPR-Cas9 技术构建了 PLD6 基因敲除(KO)的 Caco-2 细胞和 PLD6 过表达的 HCT116 细胞;通过 qRT-PCR 技术检测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 Western blot 分析蛋白质的表达情况;运用多种细胞功能实验,如细胞活力检测、克隆形成实验、伤口愈合实验、Transwell 迁移和侵袭实验等,来探究 PLD6 对 CRC 细胞功能的影响。在临床样本研究中,收集了 50 例患者的结直肠组织样本,并购买了包含 160 例 CRC 样本的组织微阵列(TMA),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分析相关蛋白的表达。

下面来详细看看研究结果:

  • PLD6 在 CRC 中的表达及预后相关性:研究人员借助多种数据库(如 TIMER2.0、UALCAN 数据库和 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集)以及实验方法(Western blot 和 IHC),发现 PLD6 在 CRC 组织中显著上调,且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这表明 PLD6 可能在 CRC 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2
  • PLD6 对 CRC 细胞致癌特性的影响:通过构建 PLD6 敲除和过表达细胞系,研究人员发现 PLD6 能够增强 CRC 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并促进上皮 - 间质转化(EMT)。在细胞增殖实验中,PLD6 敲除使 Caco-2 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周期进程受阻,而过表达 PLD6 则促进 HCT116 细胞增殖;在迁移和侵袭实验中,PLD6 敲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减弱,而过表达细胞则增强;在 EMT 相关蛋白检测中,PLD6 敲除上调了上皮标记蛋白的表达,下调了间质标记蛋白的表达,过表达则呈现相反结果34
  • PLD6 对线粒体动力学和膜电位的调控: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和相关检测技术,研究发现 PLD6 能够调节线粒体的融合和分裂过程,影响线粒体的长度、生物量、膜电位(MMP)以及钙水平。PLD6 敲除导致线粒体碎片化增加,生物量减少,MMP 降低,钙水平下降;而过表达 PLD6 则促进线粒体融合,增加生物量,提高 MMP 和钙水平。此外,催化活性失活的 PLD6-H156N 突变体表现出与敲除类似的效果,表明 PLD6 的催化活性对维持线粒体正常功能至关重要56
  • PLD6 对线粒体代谢和 OXPHOS 的影响:研究表明,PLD6 参与调节线粒体的代谢过程,包括三羧酸(TCA)循环和氧化磷酸化(OXPHOS)。PLD6 敲除降低了 TCA 循环关键基因的转录水平和代谢物水平,抑制了 OXPHOS 相关基因的表达,减少了氧气消耗率和 ATP 生成,使细胞代谢向糖酵解转变;而过表达 PLD6 则产生相反的效果。同时,PLD6 介导的线粒体代谢增强能够支持 CRC 细胞的存活,抑制线粒体呼吸可抑制 PLD6 介导的细胞增殖78
  • PLD6 对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的调控:研究人员发现 PLD6 能够上调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PLD6 敲除显著下调了 Wnt3a 诱导的 β-catenin 及其靶基因的表达,降低了 β-catenin 的稳定性和核转位;而过表达 PLD6 则增强了 β-catenin 及其靶基因的表达,促进了 β-catenin 的核转位。进一步研究表明,PLD6 通过增加乙酰辅酶 A(acetyl-CoA)的生成,促进 β-catenin 在 K49 位点的乙酰化,从而增强其稳定性和转录活性910
  • PLD6 对 CRC 细胞干性和化疗耐药性的影响:由于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与癌症干细胞的调节密切相关,研究人员探究了 PLD6 对 CRC 细胞干性和化疗耐药性的影响。结果发现,PLD6 敲除下调了癌症干细胞相关标记物的表达,减少了球体形成和 CD44+CD133+细胞群体,使细胞对 5 - 氟尿嘧啶(5-FU)更加敏感;而过表达 PLD6 则增加了干细胞相关标记物的表达,增强了球体形成能力和 CD44+CD133+细胞群体,保护细胞免受 5-FU 诱导的凋亡1112
  • PLD6 对 CRC 体内肿瘤发生的影响:在体内实验中,研究人员构建了 PLD6 敲除的 MC38 细胞的原位肿瘤模型和皮下肿瘤模型。结果显示,PLD6 敲除显著抑制了肿瘤的生长、增殖,促进了肿瘤细胞的凋亡,降低了间质标记物的表达,增加了上皮标记物的表达,同时下调了 β-catenin 及其靶基因的表达。此外,PLD6 的表达与患者的总体生存预后相关,高表达 PLD6 的患者总体生存率较低1314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得出结论:PLD6 在 CRC 中起着致癌作用,它通过调节线粒体代谢,激活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促进 CRC 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干性维持和化疗耐药性,进而推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在讨论部分,研究人员指出,虽然已明确 PLD6 在 CRC 中的重要作用,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如 PLD6 与其他 PLD 家族成员在调节线粒体功能方面的关系,以及 PLD6 诱导 β-catenin 上调是否与某些微小 RNA(如 miR-320a 和 miR-4496)的下调有关等。这项研究为深入理解 CRC 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开发针对 CRC 的新型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的靶点,有望为改善 CRC 患者的预后带来新的突破。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