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的守护者”可预防心血管疾病

时间:2023年1月18日
来源: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编辑推荐:

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CNIC)的一个团队,与美国的研究机构合作,已经证明,编码蛋白质p53的基因获得性突变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展。

广告
   X   

The 'guardian of the genome' protects agains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对人类样本和动物实验的分析表明,血液中p53基因突变的存在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

 

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CNIC)的一个研究小组与美国的研究机构合作,证明编码p53蛋白的基因获得性突变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展。

p53被称为“基因组的守护者”,它通过调节多种细胞功能来应对细胞压力,从而帮助维持细胞内遗传物质的完整性。

成年人每天会产生成千上万的血细胞。虽然这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一过程不可避免地促进了负责这一生产的祖细胞突变的出现。

在血细胞中存在获得性p53基因突变会增加患各种类型癌症的风险,包括血癌。

在发表在《自然心血管研究》(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上的这项新研究中,José Javier Fuster领导的CNIC小组证明,p53突变也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动脉粥样硬化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根本原因,是世界上死亡的主要原因,并对卫生保健系统造成巨大负担。

科学家们与斯坦福大学的Derek Klarin、麻省总医院的Pradeep Natarajan和范德比尔特大学的Alexander Bick领导的小组合作,分析了5万多人血细胞的测序数据。

José Javier Fuster博士解释说:“我们发现p53基因获得性突变的携带者患冠心病和外周动脉疾病的风险更高,而且这种影响不受高血压或血胆固醇升高等已知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

基于这些结果,CNIC的科学家们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动物模型中进行了功能研究,他们将携带p53突变的细胞引入其中。

The 'guardian of the genome' protects agains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sé Javier Fuster, Marta Amorós Pérez, Nuria Matesanz, María ángeles Zuriaga, Alejandra Aroca Crevillén。

 

结果显示,携带这些突变的小鼠更快地患上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动脉壁上免疫细胞的增殖率异常升高。

Fuster博士说:“将人类的观察结果与动物的实验研究相结合,提供了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些突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Valentín Fuster博士,CNIC总经理,西奈山心脏协会主席和西奈山医院的主任医师,该研究的作者,这些发现“拓宽了我们对血细胞突变获取的知识,一种称为克隆造血的现象,作为心血管风险因素。”

该小组此前的工作已经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 2021年的一篇文章中证明,其中一些突变,比如那些影响TET2基因的突变,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展。

现在,Fuster博士说:“除了验证早期的研究,我们的新结果还将我们的发现扩展到p53突变和外周动脉疾病的发展,这种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尤其普遍。

研究人员强调,不同基因的突变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心血管疾病。该研究的第一作者之一、CNIC科学家Nuria Matesanz说:“在未来,这可以用于设计针对不同突变的特定影响的个性化预防策略。”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