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通信、计算、计量等众多领域,四波混频(FWM)作为一种非线性光学现象,凭借其独特优势,如可实现宽带低噪声光放大和波长转换等,受到了广泛关注。基于非线性集成波导的 FWM 研究更是成为热点,这是因为它具备小尺寸、大非线性和色散工程能力等优势,能为实现高增益、大带宽的 FWM 提供可能。然而,传统设计方法在实现反常色散(
β2<0,这是实现高参量增益和宽带宽相位匹配的关键条件)时,会使波导出现多模操作的情况。这种多模操作会导致信号和泵浦波的功率下降,进而降低 FWM 的增益、转换效率和带宽,还会使调制信号发生畸变,严重限制了非线性集成波导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为了攻克这些难题,来自查尔姆斯理工大学(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光子学实验室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深入研究。他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方法,通过结合纵向弯曲和横向横截面构造,成功制备出了同时具有单模操作和反常色散的非线性波导,这一成果发表在《Nature》上。
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在波导制备方面,采用了减法电子束光刻工艺来制造超低损耗、高限制的Si3N4波导,并进行两步蚀刻,还对蚀刻后的波导进行退火和包覆处理。在波导特性测量上,使用商业光频域反射计(OFDR)测试仪结合波长扫描激光器测量波导传播损耗,利用泵浦 - 探测方法测量连续波 FWM 的参量增益和转换效率。
研究结果如下:
- 单模色散工程波导的实现:通过弯曲波导成功截止高阶模,获得了每偏振单模的非线性螺旋肋Si3N4波导。以Si3N4集成平台为例,实现了用于参量增益的单模色散工程非线性波导,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 超宽带放大带宽的突破:利用高阶色散,在超低损耗集成波导中实现了超过 300nm 的前所未有的放大带宽。通过理论计算发现,四阶色散(β4)对实现超宽带参量器件至关重要,如当β4=0.3fs4μm−1时,放大带宽增加到 542nm。
- 高效波长转换的验证:在超过 200nm 的单光通道中实现了 100Gbit s−1数据的无惩罚全光波长转换。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兼容的单模非线性Si3N4集成波导在全光信号处理方面具有很大潜力。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该研究成功制备出具有超色散工程的极低损耗单模非线性Si3N4集成波导,用于超宽带、高效、连续波 FWM。通过独特的波导设计,同时实现了单模传输和色散工程,在近红外区域获得了 330nm 的连续波增益带宽,还实现了超过 100Gbit s−1的宽范围全光波长转换。这些成果与理论预期相符,随着低损耗单模非线性Si3N4集成波导长度的增加,有望获得更高的连续波参量增益和转换效率。该研究提出的波导设计技术易于实施,为其他集成平台实现低损耗单模色散工程非线性波导提供了可能,在光学、光子学、物理学、量子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研究以及通信、计算、光谱学、成像和计量等工业应用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将推动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