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医生视角下:医疗协助死亡(MAiD)与撤去生命维持治疗(WLT)的道德区分及研究意义

时间:2025年2月10日
来源:BMC Medical Ethics

编辑推荐:

为解决医疗协助死亡(MAiD)和撤去生命维持治疗(WLT)在伦理方面存在的争议,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加拿大医生对二者道德区分的定性描述研究。结果发现医生对二者道德等价有共识、对 “killing” 一词存在争议且生物伦理辩论与实践脱节,这为生物伦理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广告
   X   

在加拿大,2015 年卡特诉加拿大案后,医疗协助死亡(MAiD)合法化,然而其伦理问题备受争议。以往生物伦理文献虽试图区分 MAiD 和撤去生命维持治疗(WLT),却常忽视临床医生的亲身经历。这使得理论与实际存在脱节,无法切实帮助医生处理患者临终时面临的伦理难题。比如在实际操作中,医生难以依据现有的伦理理论,准确判断 MAiD 和 WLT 在道德层面的差异,以及如何更好地平衡患者的意愿、痛苦缓解和生命终结的关系。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情况,来自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圣杰罗姆大学(St. Jerome’s University)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定性描述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BMC Medical Ethics》杂志上。

研究人员采用了定性描述的研究方法。在样本选取上,通过目的抽样和滚雪球抽样,招募了 21 位有 MAiD、WLT 或两者相关经验的加拿大临床医生,这些医生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有着不同的从业年限,地域分布也较为广泛 。数据收集则通过深度半结构化访谈进行,访谈指南由多领域研究人员共同制定,并经过反复完善。之后,利用 NVivo 软件对访谈数据进行编码和主题分析,同时研究人员还通过撰写反思日记,确保研究过程的透明和可信。

研究结果主要围绕三个核心主题展开:

  • 主题 1:MAiD 与 WLT 道德等价的共识:尽管 MAiD 和 WLT 在操作上存在差异,但多数参与者认为二者在道德层面没有显著区别。在因果关系和意图方面,参与者观点不一。部分人认为 MAiD 直接导致死亡,而 WLT 不是;部分人觉得两者都导致死亡;还有人认为是潜在疾病导致死亡。不过,大家都强调缓解患者痛苦是主要目的,都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医疗服务。从道德等价角度来看,多数参与者认为二者都涉及导致不可避免死亡的行为,区别主要在于机制和时间,而非道德原则。
  • 主题 2:关于 “killing” 一词使用的争议:对于用 “killing”(杀害)或 “allowing to die”(允许死亡)描述 MAiD 和 WLT 是否合适,参与者意见不一。一些人认为 “killing” 带有冒犯性和情感色彩,不适合用于医疗场景;另一些人则对 “allowing to die” 更能接受。少数人认为生物伦理中 “killing” 和 “allowing to die” 的区分在抽象讨论中有一定价值,但无法反映临床实际情况。
  • 主题 3:生物伦理辩论与实践的脱节:大多数参与者认为当前关于 MAiD 和 WLT 的生物伦理辩论在临床实践中实用性不强,因为这些辩论没有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痛苦、病情以及对生命终结的控制权需求。只有少数未参与 MAiD 的医生认为这些辩论在思考医生意图等问题上有帮助。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此次研究揭示了医生在比较 MAiD 和 WLT 时面临的道德复杂性,凸显了现有生物伦理辩论与临床实践的差距。一方面,医生普遍认为 MAiD 和 WLT 在道德允许性上相当,这与部分生物伦理文献的观点不同。另一方面,抽象的哲学讨论未能充分考虑临床实际情况,医生更看重尊重患者自主权、关注患者痛苦和需求等因素。此外,研究还涉及到加拿大 MAiD 相关政策(如 Bill C - 7)的讨论,该政策扩大了 MAiD 的适用范围,医生们对其伦理影响表示担忧。这表明关注医生的实际经验有助于确认或反驳关于 MAiD 和 WLT 的概念性观点,也为生物伦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实践依据。

这项研究的意义重大,它为生物伦理学家与临床医生的对话搭建了桥梁,促使生物伦理讨论更加贴近临床实际,有助于制定更合理的健康政策,提升医疗服务的伦理质量,让医疗决策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在生命终结的医疗处理上找到更恰当的平衡点。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