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全球研究新议程:为优化管理与公共卫生应对指明方向

时间:2025年4月23日
来源: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编辑推荐:

炎症性肠病(IBD)全球患病人数超 700 万,给医疗系统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研究人员采用德尔菲法开展 IBD 研究,确定了流行病学、护理模式等六领域 37 项优先事项,为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指引,推动 IBD 管理与全球健康发展。

广告
   X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正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目前,全球约有 700 万人受其困扰,且发病率在各个年龄段,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呈上升趋势。IBD 不仅带来高额的直接医疗费用,还导致生产力下降、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等间接问题。尽管医学在不断进步,但仍存在疾病控制不佳、诊断和治疗延迟等情况,不同地区在医疗资源获取上的差异也加剧了这些问题,低收入国家的患者面临着更大的困境。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 IBD,改善全球患者的治疗结果,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
由国际炎症性肠病研究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the Study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OIBD)支持,来自临床护理、研究、公共卫生和倡导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合作开展了这项研究。研究采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ology),最终确定了 IBD 在六个领域的研究优先事项,这一成果发表在《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上。
在研究方法上,核心作者团队先对文献和现有证据进行广泛分析,确定了六个主要主题的行动优先事项。之后,进行了两轮德尔菲调查,邀请专家对各项优先事项进行评价。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确定了最终的研究优先事项及相应等级和排名。
在研究结果方面:
  • 理解全球流行病学负担:需对 IBD 的全球发病率和患病率进行地理空间和时间分析,研究其在不同阶段的演变;开展基于人群的医疗保健系统研究,以应对 IBD 负担的增加;标准化研究设计和方法,提高数据准确性;深入研究儿童 IBD 的风险因素,识别高危人群的生物标志物;加强对代表性不足人群的研究,进行全球监测,制定统一标准。
  • 定义和实施护理模式:确保患者、家属等相关利益者参与 IBD 护理模式的设计;实施专业护理模式,考虑采用枢纽辐射式模型;让卫生系统决策者了解护理模式的财务影响;开发因地制宜的多学科护理模式;制定明确的护理路径,促进患者及时转诊;加强多学科协作,早期识别患者并转诊。
  • 定义和实施治疗策略:制定临床路径,优化 IBD 患者的早期识别、诊断和干预;评估症状前诊断和预防的作用;明确不同疾病阶段的治疗阈值和策略;评估最适宜的药物和非药物联合治疗方案;关注特殊患者群体的需求;开发评估纤维化和穿透性并发症的新方法。
  • 促进教育和意识提升:开发、评估和资助更新的医学教育课程;扩大 IBD 教育课程和工具包的可用性,强调饮食和营养;为初级保健提供者和专家开发最佳实践教育资源;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对 IBD 整体管理的认识;制定策略,改善儿科到成人护理的过渡;对普通人群进行教育,促进早期诊断。
  • 整合患者和社区视角:了解患者的护理目标,使其与临床目标一致;与初级保健提供者合作,共同管理 IBD;开发新的医疗服务模式,确保患者公平获得专科护理;确定社区资源,支持患者自我管理;认识到 IBD 对患者生活的广泛影响,提供心理社会支持;了解 IBD 对患者家庭和照顾者的负担。
  • 促进领导力和健康公平政策:研究医疗保健在不同维度的差异,以及治理模式和政策的影响;制定与健康公平相关的核心结果集和基准;解决影响 IBD 结果的社会决定因素(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SDOH);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开发护理模式;确保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模型纳入弱势群体,减少环境影响;加强患者组织和倡导团体在研究领导中的作用。
    研究结论表明,确定的这些研究优先事项聚焦于量化 IBD 负担、解决医疗差距、验证护理模式、探索新疗法、推进教育、促进患者参与和倡导健康公平政策等方面。这一综合方法旨在优化护理模式,促进患者参与,确保公平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其重要意义在于为临床和非临床研究人员、资助者提供了指导,有助于推动国际合作,改善 IBD 的管理,减轻其对全球的影响,为未来 IBD 的研究和治疗指明了方向,有望推动整个 IBD 领域朝着更全面、更公平的方向发展。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