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来自Rogers等的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实验揭示,裸盖菇素(psilocybin)通过抑制后扣带回皮层(retrosplenial cortex)恐惧神经元、招募消退神经元,显著增强恐惧消退行为。该研究采用纵向单细胞钙成像技术,结合计算模型证实药物通过重构神经元群体动态提升行为灵活性,为神经精神疾病治疗提供新靶点。
想象大脑里有一支 “神经乐团”,专门负责管理恐惧记忆 ——
恐惧活跃神经元像是爱奏 “恐惧乐章” 的乐手,一遇危险就疯狂演奏,让人记住恐惧(比如被狗咬后怕狗)。
消退活跃神经元则像 “消退乐手”,负责演奏 “安全乐章”,让人慢慢忘记恐惧(比如多次看到狗不咬人后不再害怕)。
迷幻药物裸盖菇素(psilocybin)在神经精神疾病中展现出快速持久的疗效,但其影响行为灵活性的神经机制尚未阐明。最新研究通过5天的小鼠痕迹恐惧学习-消退实验,结合纵向单细胞钙成像(longitudinal single-cell Ca2+ imaging)技术,发现单次给药即可重塑后扣带回皮层(retrosplenial cortex, RSC)神经集群动态:恐惧活跃神经元(fear-active neurons)被显著抑制,而消退活跃神经元(extinction-active neurons)则被特异性招募。这种双向调控模式精准预测了药物强化的恐惧消退行为。
计算微环路模型进一步揭示,抑制模拟的恐惧活跃单元可调控消退单元招募,并改变冻结行为的变异性,与实验结果高度吻合。这些发现犹如"神经乐团的重组指挥"——裸盖菇素通过重构皮层神经元群体架构,抑制"恐惧声部"同时增强"消退声部",最终奏响行为灵活性的新乐章。该研究为理解致幻剂抗恐惧作用的细胞机制提供了直接证据,也为开发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疾病的新疗法奠定理论基础。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