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动态
生物通首页
今日动态
新技术专栏
人才市场
生物通首页
>
今日动态
>
正文
首部病毒入侵细菌短片问世
时间:2004年9月1日
来源:信息时报
编辑推荐:
广告
X
乌贼样的“六腿蜘蛛”———T4抗菌素首先出场,准备进攻细菌。它长着浅粉色的头,棕色的豆粒眼,绿色的水蛇腰,六条暗红的腿。
浅粉色的头,棕色的豆粒眼,绿色的水蛇腰,六条暗红的腿,不要以为这是好莱坞科幻大片中的妖魔鬼怪,这是一部科普短片的主角———病毒。不过,在这部由多国科学家合作完成的只有1分多钟的影片中,光怪陆离夺人心魄的恐怖效果不逊于任何好莱坞经典电影。
影片令人毛骨悚然
“令人毛骨悚然,”艾奥瓦大学微生物教授迈克·费斯看过短片后对美联社记者说。
片中的大反派当然是开头提到的粉脑袋的家伙,它的学名叫T4抗菌素。它像孙悟空一样变化多端,而它准备攻击的也并非什么值得同情的对象,而是大肠杆菌。从病毒和细菌中挑“好人”,大概和在《天龙八部》的四大恶人中寻善者一样困难。
这部影片现在可以在因特网上看到。影片开头就是乌贼样的“六腿蜘蛛”———T4抗菌素的特写。这个侵略者是一种常见的抗菌素,它与疱疹病毒有关。
只见“大蜘蛛”急升至细菌表面,稍许盘旋,迅速用六条腿抓牢细菌,降落在其外层隔膜上。下一幕,T4抗菌素用鱼叉样的管子刺入细菌,把自己的DNA注入其体内,结果……细菌变成了一个小型病毒工厂。
科学版“黑客帝国”
这部短片至今没有名字,只标注着“高清晰度视频”,请允许笔者自作主张地把它叫做“病毒大战细菌”。
别看片长只有短短的1分钟,拍摄它可不容易,其难度与耗资上亿美元的《黑客帝国》有一拼。影迷们可能记得,《黑客帝国I》中那叹为观止的子弹前冲镜头。据说,为了表现出高速运行的子弹一帧一帧前进的画面,摄影师安排了数百个高速尼康相机。
“病毒大战细菌”也是利用新技术,通过计算机制作完成的。在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下,美国珀杜大学和俄罗斯、日本的研究人员一道,合作拍摄了首部病毒入侵细菌的纪实性短片。
在拍摄过程中,科学家使用了数千张高清晰度照片。这些图片通过两种方法拍摄得来:冷冻病毒的电子显微镜图像法和X射线结晶法,其中后一种方法获得了原子级的三维图像。T4抗菌素的身体主要包括母板、尾鞘、头壳三部分,彩色图片部分显示的是它的母板和不同的蛋白质因子。
勒住病毒的缰绳
“这部影片展现了令人惊异的场景,病毒———它真是一部纳米机器———如何完成工作,”项目负责人卜拉格·齐特尼斯说,“这部片子会给我们带来灵感,让我们想到如何利用病毒来实现我们的目的。”
这项新成就已经刊登于8月20日出版的《细胞》杂志。论文中,科学家们第一次描述了16种蛋白质如何组成了病毒的六条“腿”。
“这是迄今最细致的图像,反映了病毒如何附上一个细胞,在这个细胞得到病毒的染色体后,会立即发生什么,”艾奥瓦大学微生物教授迈克·费斯评论说。
当然,这项成果也能帮助科学家发现对付病毒的新方法。从感冒到艾滋病,人类的多种疾病都与病毒有关。
打赏
引领行业 | 聚焦麦特绘谱代谢组学整体解决方案>>
「大小鼠繁育与健康管理」指导海报,点击即可免费领取电子版或实体海报>>
对同一细胞中的转录组和表观基因组进行同时分析(使用细胞核分离试剂盒简化样本制备工作流程)>>
世界著名Thermo Fisher赛默飞世尔科技招聘Field Application Scientist、Marketing Develop等职位,详情请查看生物通人才市场栏目!>>
听说过吗?超过14天实验窗口的肝脏细胞!>>
揭秘单细胞测序-深入了解这项正在改变我们开展科学研究的技术>>
Previous
Next
热点排行
1
《Nature》缺乏半胱氨酸,导致小鼠体重快速下降
2
MIT新技术:通过密度测量快速准确预测免疫细胞、癌细胞反应
3
新AI血液检测追踪胰腺癌治疗反应
4
突触成熟背后的关键机制
5
新工具CellWalker2帮助你分析复杂的单细胞数据
6
《Nature Neuroscience》大脑白质为何随年龄退化?因为免疫细胞“勾心斗角”
7
Palbociclib与dsRNA传感器协同通过ER应激和免疫逃逸调控增强抗癌效应
8
CXCR4+乳腺巨噬细胞微环境在肿瘤发生中促进肿瘤起始细胞活性与免疫抑制
9
溶解有机质分子复杂性解析与厌氧生物转化机制研究:推动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新策略
10
超 40 万女性病例对照研究为 BRCA1/2 变异分类提供关键证据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生物通新浪微博
微信
新浪微博
我要投稿
返回顶部
生物通 版权所有
×
订阅Biohot解锁原文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