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飞狐猴(flying lemur.)属于皮翼目貌似狐猴而能滑翔的兽类。在最新的一期《科学》杂志上,来自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大规模遗传分析表明飞狐猴是与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动物关系最紧密的亲属。这一发现将帮助研究人员更深入地了解灵长动物祖先的进化。
生物通报道:飞狐猴(flying lemur.)属于皮翼目貌似狐猴而能滑翔的兽类。在最新的一期《科学》杂志上,来自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大规模遗传分析表明飞狐猴是与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动物关系最紧密的亲属。这一发现将帮助研究人员更深入地了解灵长动物祖先的进化。
大多数分类学家都认为,猿、人类、猴子、狐猴、飞狐猴及树鼩是属于同一个大类别的。但是,有关这些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却一直没有统一、公认的理论。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树鼩与灵长动物关系最近,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飞狐猴与树鼩实际上应该归为同属。
在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的Jan Janecka和同事进行的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组从大量哺乳动物中寻找出与人类的197522个基因片段相匹配的片段,并且通过比较分析检测出了DNA片段有所增加或缺失的物种。
研究人员表示,携带这种插入或缺失多态性(indels)的物种有可能拥有共同的祖先,并且彼此亲缘关系也较其它物种更近。研究人员还另行分析了19种基因,检测它们在多个物种DNA序列中的变化。
分析结果显示,灵长动物与飞狐猴拥有7个相同的插入或缺失段,而与树鼩只拥有1个相同的片段。而且,飞狐猴与树鼩之间并没有相同的插入或缺失段——这意味着灵长动物与飞狐猴之间有着紧密的亲缘关系,对19种基因的检测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
树鼩是食虫目树鼩科的通称,吻尖细,齿分化不明显。共5属15种,分布于中国西南、华南地区、印度、印支半岛、马来半岛、加里曼丹和菲律宾。中国只有树鼩1属,分布于华南、西南各地,包括海南省。(生物通雪花)
相关新闻:
日本东京大学博物馆的Gen Suwa的研究小组在埃塞俄比亚发现了距今大约1000万年前的大猩猩的牙齿化石,从而可能将人类与大猩猩的进化分歧时间提前至少200万年。这种大猩猩命名为Chororapithecus abyssinicus。这项新发现公布在8月23日的《自然》杂志上。
日本的这个研究小组在距离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约170公里的沙漠灌木林地区发现了9颗古大猩猩牙齿化石——8颗臼齿和一颗犬齿。研究人员推测这些牙齿至少来源于三个以上的个体。
研究人员通过比较研究发现,这些牙齿在尺寸、各部分比例以及内部结构扫描结果上与现代大猩猩亚种的牙齿均没有明显差别。研究小组得出结论认为,大猩猩与人类进化分歧的时间不应该是早先认为的800万年前,而应该是比1000万年或1100万年前更早一些。而且,在功能上,这些牙齿似乎正在进化。
这一发现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将帮助填补化石证据上的巨大空白,并将人类与大猩猩的进化分歧时间向前提前了至少200万年。另外,它将促使人类学家和遗传学家重新确定原始人类与黑猩猩的进化分歧时间。
Suwa教授还表示,本次发现的牙齿化石再一次表明了非洲才是人类与现代非洲猿类的共同起源地,而不是一些人认为的欧亚大陆。
不过,也有科学家对此次结果表示怀疑。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研究灵长类动物牙齿的古人类学家Jay Kelley表示,他并不确信这些牙齿的主人是大猩猩。还需要更多的化石证据、分析以及讨论等来确定此次发现的新种是否原始人类的祖先。眼下为了谨慎起见,他并不会轻易使用该新种标本来重排原始人类与大猩猩以及黑猩猩的进化分歧时间。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