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转录组与代谢组分析揭示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鳃组织响应盐度胁迫的分子机制

时间:2025年4月23日
来源:Aquaculture

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淡水鱼类在盐度胁迫下的生理适应机制这一关键科学问题,通过整合组织学、生理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方法,系统解析了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鳃组织在长期盐度胁迫(0‰、5‰、10‰)下的响应机制。研究发现盐度胁迫导致鳃片形态学改变、Na+-K+-ATPase(NKA)活性显著降低,并首次揭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通路在长期盐度适应中的核心作用,为开发耐盐养殖品种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广告
   X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淡水盐碱化已成为全球性生态问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约3%的土壤资源已受盐碱化影响,且每年以超过200万公顷的速度扩张。盐度变化会破坏水生生物的渗透平衡,导致活性氧(ROS)积累和代谢紊乱,严重制约淡水养殖业发展。大口黑鲈作为广盐性经济鱼类,虽已证实可在5‰盐度下存活,但其鳃组织响应长期盐度胁迫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

海南大学的研究团队在《Aquaculture》发表的研究中,采用多组学整合分析策略,系统研究了大口黑鲈鳃组织在24天和48天盐度胁迫(0‰、5‰、10‰)下的适应机制。研究结合组织病理学观察、NKA活性检测、抗氧化酶测定,并整合转录组和代谢组数据,揭示了该物种的盐度适应分子网络。

关键技术方法
实验选用3月龄大口黑鲈幼鱼,设置0‰(对照)、5‰、10‰三个盐度组,分别处理24天和48天后采集鳃组织。通过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比色法测定NKA和抗氧化酶(T-SOD、CAT、GSH-Px、T-AOC)活性,采用RNA-seq进行转录组分析,UPLC-MS/MS开展非靶向代谢组检测,最后通过KEGG通路整合多组学数据。

研究结果

Effect of salinity stress on gill histology
组织学分析显示,5‰盐度导致鳃片弯曲变薄,10‰盐度则引起鳃片尖端膨大。这种结构改变可能影响气体交换效率,但具体功能意义需进一步研究。

生理指标变化
盐度暴露组NKA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离子调节功能受损。抗氧化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提示初期代偿性防御反应随胁迫时间延长逐渐衰竭。

多组学整合发现
转录组与代谢组关联分析鉴定出花生四烯酸代谢为关键应激通路。研究发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通过调控皮质醇、醛固酮和前列环素合成酶(PGIS)参与渗透调节,同时碳水化合物和脂代谢重编程为盐度适应提供能量支持。

讨论与结论
该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大口黑鲈鳃组织响应长期盐度胁迫的分子机制:盐度胁迫引发鳃组织结构重塑,通过RAS系统激活激素调节网络,同时重编程能量代谢以维持渗透平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可能作为信号分子介导氧化应激响应,这一发现为理解广盐性鱼类的环境适应提供了新视角。研究成果不仅为大口黑鲈耐盐品种选育提供了分子靶点,也为其他经济鱼类的盐碱水养殖技术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