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1月28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王晓东做客生命科学学院“人生立业讲坛”,在清华郑裕彤讲堂和在场300余名学生分享科学观念,讲述成长之路。
清华新闻网11月29日电 (通讯员 庄琪琛)11月28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王晓东做客生命科学学院“人生立业讲坛”,在清华郑裕彤讲堂和在场300余名学生分享科学观念,讲述成长之路。
在报告中,王晓东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在成长、求学和为学经历中由重要影响的三件事。他说,这三件事在是否做科学,做什么样的科学和怎么样做科学三个问题上对他影响巨大。
第一件事是王晓东在准备考研阶段,一次微生物实验中偶遇北师大教授薛绍白。王晓东在实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诚实守信精神,得到了薛绍白老师的青睐,薛老师让他报考他的研究生继续从事科学研究。这件事对王晓东触动很大,他说:“宁可让别人觉得自己没本事,也绝不能对看不见的东西说看见。”
第二件事发生在王晓东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这里,王晓东遇到了自己科研经历中的“瓶颈”。科研中的大部分事情都要靠自己,很多实验也并未取得成果。但五年多来,他所经受的锻炼却为博士后期间从事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回顾这段经历,王晓东认为,科研遇到困境时正是为下一个大突破做积累的时候。
第三件事是在博士毕业后,王晓东来到诺贝尔奖金获得者Joseph L. Goldstein和Michael S. Brown实验室进行博士后训练。他放弃了发文章出成果的捷径,转而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实验,最终“窥探到了宇宙的奥秘”。王晓东总结道,不要只看眼前的事情,要敢想敢做,从原来思考我们能做什么到思考我们应该做什么。
随后,王晓东与现场同学进行互动。谈到研究生培养的问题,王晓东认为,研究生最重要的训练不是发文章,而是在做科研的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把一个领域的问题都弄懂。
“人生立业讲坛”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团总支着力打造的系列高端论坛。讲坛邀请生命科学领域知名科学家分享自己的成长成才之路,传授宝贵的人生感悟和成功经验,旨在让同学们找准人生方向,为今后的科研和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王晓东简介:
王晓东,华裔生物化学科学家,原籍河南新乡,2006年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得主。现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生化系教授,讲席教授。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