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是多种生理过程的关键调控者,也是药物开发的主要靶点。粘附型GPCRs(aGPCRs)因具有大型外显子域、GPS自切割位点及下游信号支持结构而备受关注。其中脑特异性血管生成抑制剂亚家族(BAI1、BAI2、BAI3)参与突触发生、可塑性、凋亡细胞清除及代谢调节,其基因多态性与癌症、神经发育障碍及代谢综合征相关。尽管近期研究揭示了BAI受体在能量平衡中的作用,其在血糖稳态和代谢疾病中的机制仍不明确。本文综述BAI1、BAI2、BAI3的多系统生理功能,为全身葡萄糖调控及代谢疾病治疗提供新视角。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是调控多种生理过程的关键因子,在药物开发中一直是研究最多的蛋白质类别。尽管在理解许多GPCR家族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粘附型GPCRs(aGPCRs)仍然是研究最少的类型之一。aGPCRs的特点是具有较大的细胞外区域,其中包含多个功能域、一个自溶性的GPCR蛋白水解位点(GPS),以及支持下游信号传导的细胞内结构。在这个家族中,脑特异性血管生成抑制剂(BAI)亚家族——包括BAI1(ADGRB1)、BAI2(ADGRB2)和BAI3(ADGRB3)——在多种生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突触形成、突触可塑性、神经元生成、凋亡细胞清除、肌细胞融合、血管发育、细胞分泌和行为调节等。BAI受体的基因多态性和功能异常与多种疾病相关,包括癌症、神经发育障碍和代谢综合征。虽然最近的研究开始揭示BAI受体在能量平衡和代谢中的作用,但它们在葡萄糖稳态和代谢性疾病中的具体功能仍不完全清楚。本文综述了目前关于BAI1、BAI2和BAI3在多个生理系统中的作用的认知,提出了这一受体亚家族如何影响全身葡萄糖调节的新观点,并强调了其作为代谢性疾病治疗靶点的潜力。
作者声明没有利益冲突。
支持本研究结果的数据可向通讯作者索取。由于隐私或伦理限制,这些数据并未公开。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