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为探究癌症恶病质患者行为症状的生物学机制,研究人员利用小鼠癌症模型开展研究。结果发现,恶病质通过细胞因子(IL-6)感知的脑干 - 基底神经节回路,诱导类似冷漠的症状,靶向关键回路节点可缓解症状。这为慢性炎症与抑郁症状的关联提供新见解。
恶病质(Cachexia)是一种与炎症相关的严重消耗综合征,常导致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患恶病质的患者会经历极度疲劳、冷漠和临床抑郁,但这些行为症状背后的生物学机制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尚不清楚。在小鼠癌症模型中,恶病质通过一条感知细胞因子的脑干到基底神经节回路,特异性地诱导了努力敏感性增加、类似冷漠的症状。这条神经回路在恶病质发作时检测到升高的白细胞介素 - 6(IL-6),并将炎症信号转化为中脑边缘多巴胺(DA)减少,从而提高努力敏感性。研究人员通过靶向关键回路节点,即给予抗 IL-6 抗体治疗、消除脑干中的细胞因子感知,以及通过光遗传学或药理学方法增强中脑边缘多巴胺释放,缓解了这些类似冷漠的症状。研究结果揭示了一条感知全身炎症并协调行为变化的中枢神经回路,为慢性炎症与抑郁症状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机制性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