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地球系外行星在类木轨道常见:微引力透镜事件的新发现

时间:2025年4月25日
来源:SCIENCE

编辑推荐:

为探究超级地球(super-Earths)在宽轨道上的数量情况,研究人员开展了对微引力透镜事件 OGLE-2016-BLG-0007 的观测研究。结果发现类木轨道上每颗恒星约有 0.35 颗超级地球行星,且呈双峰分布。该研究有助于理解行星形成机制。

广告
   X   

编辑总结:当一颗前景恒星在地球和背景恒星之间穿过时,会发生引力微透镜效应(Gravitational microlensing),这种效应能聚焦光线,使背景恒星看起来亮度增加。要是前景恒星有环绕的行星,就会出现第二次、更短暂的亮度增加。Zang 等人识别出一起由系外行星引发的微引力透镜事件,这颗行星与恒星的质量比介于地球和海王星与恒星的质量比之间。他们将这一发现与通过微引力透镜探测到的更多行星样本相结合,来确定类木轨道上行星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研究发现其呈双峰分布,这一现象反映了行星的形成机制。
摘要:被归类为超级地球的系外行星通常在短周期轨道上被观测到,它们离宿主恒星很近,但在更宽轨道上的数量情况却难以确定。引力微透镜对宽轨道上的系外行星很敏感。研究观测了微引力透镜事件 OGLE-2016-BLG-0007,这一事件表明存在一颗系外行星,其与恒星的质量比大约是地球与太阳质量比的两倍,且轨道比土星的更长。研究人员将这一事件与微引力透镜巡天的更大样本相结合,以确定宽轨道行星的质量比分布。由此推断,在类木轨道上,每颗恒星大约有 0.35 颗超级地球行星。观测结果与双峰分布最为相符,超级地球和气态巨行星分别形成不同的峰值。研究认为,这反映了它们形成过程的差异。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