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与口述历史交织:解开美国西南部皮库里斯拉古纳村种群延续之谜

时间:2025年5月1日
来源:Nature

编辑推荐:

在美洲原住民部落文化溯源中,皮库里斯拉古纳村(Picuris Pueblo)面临诸多挑战。研究人员通过对 16 位古代和 13 位现代个体基因组测序,发现其古今遗传连续性,并明确与查科峡谷(Chaco Canyon)人群联系。这为部落文化传承和遗址保护提供关键依据。

广告
   X   

在美国西南部的广袤土地上,古老的查科峡谷曾孕育出灿烂的文化,那些宏伟的多层砖石 “大房子” 见证了祖先的智慧与辉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查科峡谷在公元 1150 年左右逐渐走向衰落,人口大量减少,其居民的去向以及与周边地区的关系成为了考古学界和原住民社区争论不休的话题。对于皮库里斯拉古纳村的原住民来说,他们一直坚信自己与查科峡谷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但由于口头历史存在诸多空白,再加上长期遭受压迫,其文化传承受阻,在关于查科峡谷的讨论中,他们的声音常常被忽视。
为了填补这些历史空白,深入了解自身的种群历史和祖先渊源,皮库里斯拉古纳村与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展开了合作研究。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杂志上,为解开美国西南部的历史谜团提供了重要线索。
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首先是古 DNA 提取和测序技术,从 16 位埋葬于皮库里斯拉古纳村、距今 500 - 700 年的古代个体的牙齿牙骨质和颞骨岩部提取 DNA,并构建了双链和单链文库进行测序;同时对 13 位现代皮库里斯拉古纳村成员的唾液样本进行 DNA 提取和测序。其次,运用主成分分析(PCA)、f 统计、IBD 分析等多种遗传学分析方法,将皮库里斯拉古纳村的古今个体基因组数据与来自美洲和西伯利亚的 590 个古代和现代基因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


  1. 遗传连续性:通过 PCA、f 统计等分析发现,古代和现代皮库里斯拉古纳村人之间遗传关系最为密切,这表明在过去的一千年里,皮库里斯拉古纳村的遗传具有连续性。在与其他美洲原住民种群的对比中,皮库里斯拉古纳村个体与来自查科峡谷普韦布洛博尼托(Pueblo Bonito)的古代个体遗传关系最近,这一结果从遗传学角度证实了两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2. 种群历史:运用三种不同方法对古代和现代皮库里斯拉古纳村个体的推算二倍体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欧洲人到来之前,皮库里斯拉古纳村的种群规模没有明显下降的迹象。研究还发现,皮库里斯拉古纳村的遗传并非完全来自之前研究中代表的 Anzick1 谱系,可能存在更古老或未被研究的遗传来源。
  3. Athabascan 迁移:通过 f 统计等分析,研究人员发现美国西南部的 Athabascan 人大部分祖先来自皮库里斯拉古纳村和北方 Athabascan 种群。但在 1535 年之前的古代皮库里斯拉古纳村个体中,未发现 Athabascan 人的遗传踪迹,这表明 Athabascan 相关种群很可能在公元 1500 年之后才抵达美国西南部。

研究结论与讨论


这项研究意义重大。它首次通过古遗传学数据,有力地支持了皮库里斯拉古纳村与查科峡谷祖先之间的关联,挑战了此前关于该地区人口灭绝或消失的观点,为研究美国西南部的人口迁移和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研究强调了尊重原住民口头历史和文化传统的重要性,科学技术与原住民知识的结合,有助于弥补口头历史的空白,恢复原住民社区的文化自信,保障他们对古代遗址的合法权益。在研究过程中,皮库里斯拉古纳村始终保持对遗传数据的主权,部落领导深度参与研究的各个环节,这为未来的跨学科合作研究树立了典范,有望推动更多尊重原住民权益的研究开展,促进对人类历史和文化多样性的深入理解 。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