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沈韫芬院士逝世 胡锦涛温家宝致电表示哀悼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原生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沈韫芬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于11月4日在武汉举行。
沈韫芬院士逝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电话致唁,对沈韫芬院士逝世表示哀悼,向其家属表示慰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电话致唁或发来唁电,对沈韫芬院士逝世表示哀悼,向其家属表示慰问,并敬献花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教育部部长周济,湖北省省长罗清泉、省委副书记杨松、副省长郭生练,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李家洋、武汉市市长李宪生、副市长袁善腊等发来唁电,敬献花圈,或到家中慰问亲属。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省委组织部,中共武汉市委、市政府,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北省科技厅、教育厅、妇联、科协,武汉市科技局、科协、妇联,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山大学、山西大学、河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中国动物学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中国科学院所属有关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及各单位分别向沈韫芬院士发来唁电、唁函或敬献花圈。
发来唁电、唁函或敬献花圈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有:裘法祖、刘建康、朱作言、曹文宣、许厚泽、杨叔子、杨弘远、熊有伦、潘垣、林浩然、尹文英、刘瑞玉、崔昆、樊明武、张勇传、张亚平、刘以训、郑守仪、张福绥、赵尔宓、匡庭云、汪忠镐、印象初、宋大祥,美国科学院的Cairns院士,有关单位的领导、专家,有关学会、协会,以及沈韫芬院士的亲朋、好友及学生等。
沈韫芬先生1933年1月29日出生于上海,1953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系,此后一直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工作,1956年至1960年留学苏联并获副博士学位。1983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国际原生动物学会理事,国际原生动物学家协会名誉会员;兼任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06年10月31日因病逝世,享年74岁。
沈韫芬先生师从中国原生动物学研究的奠基人王家楫院士,毕生致力于原生动物的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工作。她带领助手调查了我国22个省、自治区的原生动物区系与分布,鉴定近2千种,新种35种。在《西藏水生无脊椎动物》中描述原生动物458种,包括新种、新亚种12种,80%为新记录,首次探讨地理分布,得出了优势种随水平地带气候变迁而有更迭特点的结论,这也是我国第一本淡水原生动物地方志,被国内外同行评为“原生动物领域的经典”。开展了我国从南到北不同温度带土壤原生动物调查,获得种类组成特点和季节变动规律,填补了我国土壤原生动物学研究领域的空白。通过30余年的长期观察,揭示了东湖富营养化过程中原生动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的演变过程。在对多种水体近10年的实践研究基础上,在分类和生态的交接点上发展和建立了《水质—微型生物群落—PFU法》国家标准,拓展了生物监测新领域。该标准是我国生物监测领域自行制定的首项国家标准,被国外同行誉为“建立微型生物群落评价的世界领导者之一”。2005年8月,沈韫芬先生等武汉地区60多位两院院士和知名教授联名上书国务院,为中部崛起长江流域经济产业带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献计献策。今年7月,她还抱病出席了在武汉举行的第七届亚洲纤毛虫生物学会议。沈韫芬先生共发表论文219篇,专著7本,译著1本;培养硕士研究生15人、博士研究生 15人。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