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诚信制度”和“科研信誉数据库”

时间:2007年3月20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科研诚信制度”和“科研信誉数据库”

广告
   X   

代表建议建立"科研诚信制度"和"科研信誉数据库"

 新华网北京3月15日专电(记者刘云伶)针对科研队伍存在的学术浮躁、学术不端现象,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大学校长郭贵春建议,要建立“科研诚信制度”和“科研信誉数据库”,以规范和约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人员和参加人员的行为。 
 
 根据不久前郭贵春代表就科研工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问卷调查,九成多的科研工作者认为我国学术界存在学风浮躁,表现在“申请课题只重视‘拿到’不重视‘完成’项目”“发表文章求量不求质”“不重视研究成果价值”等方面。

  郭贵春提出,要整治学术不端行为,就要制定科技评估管理过程中的行为准则,加强对科学基金管理机构自身、评审专家及申请者三方面的信誉管理。

  同时,郭贵春认为,要建立完整的专家数据库和评审系统。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评价机构和评价专家的违规和失误记录档案,维护评审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另一方面,在立项、预算、验收等关键环节,对相关机构、主要承担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信用记录和信用评价,对情节严重的失信行为,经过核实后予以公布,以示警戒。

科技部等六部门建立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 
 
 
 
 为落实科技部第11号令——《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六个部门和单位决定建立科研诚信建设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全国科技界科研诚信建设工作,研究制定科研诚信建设的重大政策,督促和协调有关政策和重点工作的落实。

  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 长: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 徐冠华

  成 员:科技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李学勇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赵沁平

  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 方 新

  中国工程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 潘云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沈文庆

  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齐 让

  来源:科技部网站
 
 我们需要怎样的学术诚信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文静

    嘉宾

    许智宏 中国科学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校长

    苗德岁 《科研道德:倡导负责行为》中文版译者、现供职于美国堪萨斯大学

    郜元宝 《诚实做学问:从大一到教授》中文版译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对于科学技术,现代人都持肯定态度,一件消费品一旦经过“科学检验”或“被科学所证实”,那么公众对它的信心就会大大增强。但是,公众的支持并不是无条件的。当诸如“汉芯一号”等一些事件被披露出来后,公众会惊讶、怀疑继而愤怒。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大多数人说,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错了,是人格。”

    近日,出版界推出了两本有关学术规范、科研道德方面的书。一本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的《科研道德:倡导负责行为》;另一本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名为《诚实做学问:从大一到教授》的学术规范工具书。

    周光召院士在《科研道德:倡导负责行为》的序言中说,中国科学院决定将该书赠送给每一位院士,要求中国科学院院士带头从自身做起,洁身自好,严以律己,求真务实,淡泊名利,坚持发扬优秀的科学道德与学风,共同杜绝个别违法和有损道德的行为。

    这两本来自美国的学术规范图书,是否能成为我国科技界端正学术之风所亟须的他山之石?我们请来几位专家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他山之石”为中国学术规范提供实用范例

    记者:关于学术规范方面的图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曾出版的《怎样当一名科学家》,清华大学出版社也出版《科研伦理入门》和《科学家的不端行为:捏造、篡改、剽窃》等图书。请苗博士介绍一下《科研道德:倡导负责行为》有哪些特点。

    苗德岁:《科研道德:倡导负责行为》是美国医学科学院和美国科学三院(美国科学院、工程科学院和医学科学院)国家科研委员会撰写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国科学院受赠版权后组织了包括多位院士在内的大量人员对该书进行翻译和审订。美国科技界经过20多年的摸索和努力,在科研道德建设方面已初步建立了一整套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机制、体制。这本书可以说是美国科研道德建设的经验总结,同时也有不少建设性的建议。

    如果说《怎样当一名科学家》重在讲述科研人员自身科研道德建设的话,本书则聚焦于科研环境上,并试图界定及描述促成和鼓励特殊人才具有良好道德行为的一些因素。本书不仅为科研人员从事研究提供了一个道德规范的参照,更为科研和教育机构在科研道德建设方面提供了一个极为实用的运作框架。

    记者:那么,《诚实做学问:从大一到教授》又是怎样的一本书?

    郜元宝:《诚实做学问——从大一到教授》是一本学术规范工具书。该书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查尔斯·利普森教授的专著,2004年10月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目前,美国芝加哥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的麦克基尔大学以及美国和加拿大其他多所大专院校目前均已向新入学的学生推荐,列入他们的必读书目。

    《诚实做学问》的主题很简单,就是指导研究者,包括从大一学生到教授如何合法而有效地准备“引注”,以避免剽窃和学术欺诈,取得真正的学术成就。但实事求是地说,书中所述内容不算新,但是很多做学问的人往往缺乏其中的常识。此书恰好细致、清晰地讲述了各领域学者做学问的通用规则,是学风建设的好材料。

    科研不端行为的成因是基本训练不够

    记者:在当下社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出现了很多科研不端行为,以中国首款自主知识产权高端芯片——“汉芯一号”为例,所谓的发明人陈进弄虚作假,将从美国进口来的芯片加上了汉芯字样的标志,骗取国家上亿元无偿拨款,再比如韩国首尔大学前教授黄禹锡在论文中造假等。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许智宏:目前,科研人员在申请经费、发表论文、就业机会、岗位升迁、工资待遇、同事竞争等方面所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这是导致科研不端行为和“不规矩行为”的诱因。

    而其根本原因是,许多科研人员甚至是广泛领域内的学者,对于学术规范的基本训练不够。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研究者故意触犯学术道德或科研行为不端,而是缺乏基本训练和常识。据了解,学术界的一些人认为,在论文中不规范的引述别人观点或是别人的数据不成为问题。所以,我们应该一开始就要对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进行基础训练,告诉他们怎样的“引注格式”是正确的,怎样的引述是不能做的。

    比如在自然科学领域,理科生做实验是有严格记录的,如果出现一个错误的实验结果也应该记录在案,而不是发现做出错误结果,就把这些记录撕掉。这就是培养大学生基本学术规范和严谨科学态度的办法。

    在社会科学领域,教会青年人如何写论文,如何引用文献,都亟须规范。特别是随着网络的发展,一个作者可能引用了很多其他人的观点和内容,但在电脑敲出的文章里,就都变成了他自己的内容。所以,做学问要有做学问的态度。比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孟二冬,坐冷板凳十几年才写一本书,而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一年炮制几十篇文章,实际都是些垃圾内容,东拼西凑没有什么思想。

    郜元宝:在我国,涉及具体学者声誉和权益的学术诚信事件大家都很关心,不时可以听到某学者“落马”,某教授“丑闻”。但学术诚信作为一个概念还不甚明晰,许多人把学术诚信和学术规范、学院体制、学术研究的方法论混淆起来,这样,“引注格式”就降为君子不为的小道,它作为“学术诚信”的实质性内容无法彰显,严肃的学者不会像查尔斯·利普森教授那样愿意来整理这个看似简单实则异常重要而繁难的问题。

    此外,在我国,学术诚信目前似乎主要还是教授教员的事,无关普通学生,虽然对学生论文作弊偶尔也有处罚,但学生论文作弊和教授教员剽窃行为是否属于有机联系的整体,还没有清醒认识。

    因此,虽然有不少学者勇于“学术打假”,但有不少大学科研机关和教务领导层一再要求建立学术规范,但规范的要害,具体可遵循的方法,都不清楚。这种情况下,呼吁学术诚信只停留在泛泛的口号上,并不是和每个学者都有关系的学术道德与治学方法的统一体。

    青年人切莫“虚名终自误”

    记者:其实,倡导学术诚信不只是在科学界,在整个社会上也大力提倡诚信做人、诚信办事。但是,现在一些高校的大学生还是出现了很多不诚信的行为,比如论文写作是剪刀加糨糊等。请你们对青年人讲几句关于诚信做人方面中肯的话。

    许智宏:诚信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不管国内还是国外,一个人诚信与否对他的一生有重要影响。

    举个例子,现在有些学生想到美国去留学,他们自己就用我国一些受到国际认可的知名教授的名字给国外的高校写推荐信,这是一种非常恶劣的行为。现在外国很多导师已经很聪明,当他们收到推荐信以后,就会用电子邮件方式向国内的教授求证是否有这回事,如果没有,那个学生的诚信就成了非常严重的问题,而且有可能成为他自己一生的污点。此外,一些学生为了出国,擅自修改成绩单、申报材料弄虚作假等都是不诚信的行为,而更糟糕的是,我们很多学生并不把这当一回事。

    年轻人,要培养真正的实事求是原则,不仅要在学术上诚信,对人、对社会也要有信誉,诚信是思想境界的一个基本规则。如果没有了诚信,思想境界也就不存在了。

    苗德岁:科学研究是求真的事业,具备高尚的道德操守应是科研人员本质的关键的一面,也应是其倾心竭力所试图达到的。在科学研究成为一种职业之后,除了丰富人类知识宝库、服务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及和平事业外,对科研人员本身来说,也提供了职业晋升、个人获益和自我满足的机会——这些只要是取之有道,则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只有自己问心无愧,才能算是取之有道,否则,只能落得如王安石所说的:“虚名终自误”。 (记者 文静)

   中国科学院将会专设科研道德委员会整治科研不端 


    中国科学院正重拳整治“科学不端”顽症,建立起推进和谐学术生态建设的较为完整的制度规范体系。据悉,中科院将专设科研道德委员会,受理院内和院属科研不端行为的投诉,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

  昨日,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六个部门和单位也已决定建立科研诚信建设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其主要职责是指导全国科技界科研诚信建设工作,研究制定科研诚信建设的重大政策,督促和协调有关政策和重点工作的落实。

    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徐冠华将亲自担任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组长,成员包括上述六部门和单位主要领导。

  日前, 中科院还正式向社会发布了《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和《中国科学院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

  《意见》对科学不端行为进行了界定,并提出了六条认定标准。六条认定标准包括:在研究和学术领域内有意做出虚假的陈述;损害他人著作权;违反职业道德利用他人重要的学术认识、假设、学说或者研究计划;研究成果发表或出版中的科学不端行为;故意干扰或妨碍他人的研究活动;在科研活动过程中违背社会道德。同时,明确界定,在研究工作中非有意的错误或不足,如对评价方法或结果的解释与判断错误、因研究水平和能力原因造成的错误和失误等,不能认定为科学不端行为。《意见》还明确了科学不端行为的处理程序。

  中科院将专门设立的科研道德委员会由中科院有关负责人任主任,成员包括若干权威科技专家、法律和政策专家等,办事机构设在该院监察审计局,院属机构同时设科研道德组织。

  2004年中科院向国务院提交了《我国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基本分析和建议》的报告。报告抨击了中国科学界存在“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盗名欺世”、“屈从权力”、“学术霸道”、“权学交易”、“心态浮躁”、“科研欺诈”等8宗“罪”。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有关人士介绍,每年受理项目约40900项,获资助申请者约6000人。1999年至2003年,该基金委监督委员会共收到科技工作者各类来信445件,其中,经监督委员会认定存在的科学不端行为有40余件。主要有四类:伪造数据占7%,弄虚作假占40%,剽窃占34%,重复申请、夸大表述原来的工作基础等其他行为占19%。 
 
2007年高考招生规定发布 
诚信记录将成录取依据  
 
  据《北京晚报》报道根据教育部刚刚出台的《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今年综合素质、诚信记录将首次成为录取依据。
    高等学校将于5月1日之前在本校网站并以其他有效方式向社会及考生公布本校招生章程。各省区市录取工作应于7月上旬开始,其中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应在7月10日至15日之间开始,20日之前完成;全部录取工作应在8月20日之前结束。

  诚信记录成录取依据

    综合素质、诚信记录成为录取依据是首次写进招生规定。教育部要求,考生电子档案信息采集的内容,要适应高等学校录取时对考生综合评价的要求,是高等学校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考生电子档案内容主要包括考生报名信息(含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或评语等,有高中新课程毕业生的实验省区要提供应届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体检信息、志愿信息、成绩信息和考生参加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诚信记录(主要指考试违规以及在招生其他环节违规的简要事实及处理结果)等。

    中外合作办学不得单独录取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应与本校在同一地区招生的其他专业安排在同一批次录取。

    高校各批次录取原则为:同一高等学校同一学历层次的招生计划应安排在同一批次录取,如确有必要,可以将同一高等学校的不同专业安排在属于同一学历层次的不同批次录取,但同一学校、同一专业、同一学历层次的全部招生计划,在同一省须安排在同一批次录取,并执行经有关部门批准的相同学费标准。调档比例仍为 120%

    调档比例今年与去年相同,在统考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高等学校一般应在本校招生计划数的 120%以内,确定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省级招办按高等学校的调档要求向其投放考生电子档案。

    高考加分最高20

    今年高考加分最高限定为20分,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

    可享受加分的学生包括:省级优秀学生;高中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高中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高中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者;高中阶段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六名者;高中阶段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且在报考当年通过省级招生委员会会同体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测试并被认定的考生。

    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

    还有部分考生可享受适当降低分数要求投档,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政策。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