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催产素是一种哺乳动物激素,近期的两项研究解析了这种激素除了能在哺乳动物的性行为以及繁殖和抚育后代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外的两种新作用机制。
——一项研究指出雌性小鼠能对幼鼠的求救信号做出应答,是因为其左脑听觉皮层有一种激素:催产素发出信号。
生物通报道:催产素是一种哺乳动物激素,可在大脑下视丘“室旁核”与“视上核”神经元所自然分泌。它不是女人的专利,男女都会分泌。对女性而言,正如其名,能在分娩时引发子宫收缩,刺激乳汁排出。由于能够给人带来愉悦兴奋满足感,促进社会和亲缘关系,催产素有时也被称作为是“快乐激素”或“爱的激素”。
尽管现在研究人员已清楚地认识了它在诱导性吸引和性高潮,调控母乳喂养和促进母婴亲密关系中所起的作用,但过去对于催产素控制社会行为的确切机制却仍不是很清楚。近期的两项研究解析了这种激素除了能在哺乳动物的性行为以及繁殖和抚育后代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外的两种新作用机制。
当小宝宝在夜里哭泣时,爸爸妈妈会立即从睡眠状态中清醒过来,安慰他们,这种反应看上去好像是一种本能,但是研究表明我们的许多针对婴儿的社会线索识别来自于经验。大多数物种,包括人类在内的爸爸妈妈能在多次反复过程中找到他们宝贝的哭声。
在最近发表在Nature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纽约大学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催产素除了能在哺乳动物的性行为以及繁殖和抚育后代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外,还能让雌性哺乳动物学会对幼崽的叫声做出反应从而给予关照。
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向从未生育过的雌性小鼠的大脑中注射催产素,它们也会对幼崽的叫声做出反应。他们随后发现,小鼠大脑的听觉皮层中含有催产素的受体和产生催产素的神经元,而受体和神经元在听觉皮层的左半部分尤其丰富,表明这一区域很可能与雌性哺乳动物照顾幼崽行为的形成有关。
这一猜测随后得到了实验证实:分别向从未生育过的雌性小鼠的听觉皮层左半部注射催产素和生理盐水,前者明显更容易对小鼠幼崽的叫声做出反应。而如果向正在抚养幼崽的雌性小鼠的大脑的这一区域注射阻碍它的生理功能,小鼠即便听到幼崽的叫声也不大会做出反应。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结果表明催产素会帮助雌性哺乳动物对自己后代的叫声给予特别关注并做出反应。
另外一项研究则是由日本的科学家完成,他们发现人类和狗数百年来,通过双方眼神接触能培养信任及情感连结的较高浓度催产素,共同进化成亲密依偎的好伙伴。
之前的研究也显示,当母亲看着宝宝的双眼时,能激发催产素,进而涌现爱、呵护感和亲密感。而狗从野狼进化成家庭宠物和人类伙伴的原因,是由于相同的机制。
日本麻布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狗与其主人,记录包括说话、触摸和凝视等所有互动行为。然后测量狗和饲主尿液中的催产素浓度,发现增加狗和饲主间的眼神接触,能刺激提升两者大脑中的催产素浓度。
而同样的研究套用在狼身上,并不能产生和狗一样的结果,暗示狗由狼进化而来,经过驯化后能够控制凝视的力量,而这种能力正是人类社交行为的重要关键。
原文摘选:
Sensory systems: The yin and yang of cortical oxytocin
Female mice can learn to respond to distress calls from young mice — an ability that has now been found to be improved through signalling by the hormone oxytocin in the left auditory cortex of the brain.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