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化环状向导RNA增强微型CRISPR/Cas12f系统的基因激活与碱基编辑效率

时间:2025年3月29日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编辑推荐:

本期推荐:为解决微型CRISPR/Cas12f系统编辑效率低下的难题,南方医科大学荣志利团队创新性设计环状向导RNA(cgRNA),通过优化连接序列与间隔区长度,使基因激活效率提升1.9-19.2倍,腺嘌呤碱基编辑(ABE)效率提高1.2-2.5倍且编辑窗口显著收窄。该研究结合相分离系统进一步放大效应,并在小鼠肝脏验证其体内有效性,为基因治疗提供了更高效的微型工具。

广告
   X   

基因编辑领域近年来迎来CRISPR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但传统Cas9和Cas12a系统的大分子量(约1000-1400个氨基酸)严重限制了其体内递送效率。作为解决方案,仅529个氨基酸的微型核酸酶Un1Cas12f1(简称Cas12f)因其紧凑结构备受关注,然而其编辑活性不足主流系统的1/10成为应用瓶颈。南方医科大学荣志利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的研究中,通过工程化改造环状向导RNA(cgRNA),成功突破这一技术壁垒。

研究采用Tornado表达系统构建cg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放线菌素D处理实验证实其稳定性较线性gRNA提升194-392倍。关键技术创新包括:设计腺嘌呤-胞嘧啶富集(AC5/AC10)的柔性连接序列,优化23nt间隔区长度,并首次将相分离系统(FUSIDR结构域)与dCas12f-VPR融合。实验系统涵盖报告基因细胞系(G3/G5)、HEK293T敲入模型及MCF7等肿瘤细胞系,结合流式细胞术、RNA-seq和深度测序(Deep-seq)进行多维度验证。

在"环状向导RNA增强CRISPR/Cas12f系统稳定性与报告基因激活"部分,研究显示cgRNA使mNeonGreen报告基因激活效率在低剂量(8ng)条件下仍保持显著,且持续时间延长至7天(线性gRNA仅维持6天)。"内源基因激活"实验证实cgRNA对HBG1等基因的激活效率最高达19.2倍,RNA-seq显示非靶向效应可控(仅18.1倍脱靶)。相分离系统的引入使激活效率再提升2.3-3.9倍,FRAP实验证实其形成具有流动性的核内液滴。

"环状gRNA优化腺嘌呤碱基编辑"章节揭示重大发现:虽然cgRNA使Cas12f丧失DNA切割活性(Sanger测序未检测indels),但dCas12f-ABE系统在AC5/10连接序列辅助下,A-to-G编辑效率提升至26.6%,且编辑窗口集中在A3/A4位点(占比81.9% vs 线性gRNA的54%)。深度测序证实该系统几乎不产生indels或其他碱基突变。"体内基因激活"实验通过尾静脉注射实现小鼠肝脏荧光素酶表达增强19.3倍。

该研究开创性地证明cgRNA可同时增强Cas12f的基因激活与碱基编辑功能,其双重优势体现在:1)物理尺寸优势(仅Cas9的1/3)更适配AAV递送;2)ABE系统的高精确性(窄编辑窗口+低脱靶)特别适用于遗传病治疗。值得注意的是,cgRNA使Cas12f丧失核酸酶活性却保留DNA结合能力的特性,为开发新型表观遗传调控工具提供了独特思路。未来结合AI预测的RNA结构优化,或将进一步释放这一微型系统的治疗潜力。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