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与心理治疗效果:探究不同宗教群体间的差异及影响因素

时间:2025年4月9日
来源:JAMA Network Open

编辑推荐:

这篇研究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70098 名患者数据),发现穆斯林患者心理治疗后康复可能性低于其他宗教或无宗教信仰患者,且与种族存在交互影响。该研究为减少心理健康治疗不平等提供依据,对优化治疗策略意义重大。

广告
   X   

### 研究背景
宗教身份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和恢复具有重要影响。在许多地区,部分宗教群体属于少数群体,可能面临歧视、骚扰,进而产生心理困扰,宗教与种族身份的交织可能加剧这种影响。英国法律将宗教身份列为受保护特征,要求卫生机构收集相关数据以确保公平医疗,但针对少数宗教群体心理健康治疗不平等的研究和政策较为缺乏。此前英格兰心理治疗服务的探索性分析显示,穆斯林患者治疗效果可能较差,但这些研究存在数据缺失、未考虑混杂因素及宗教与种族交叉影响等问题。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宗教患者心理治疗效果的差异、各群体治疗效果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宗教与种族的潜在交叉影响。

研究方法


  1. 数据来源与参与者:研究数据来自伦敦北部和中东部国民健康服务(NHS)焦虑抑郁谈话治疗(TTad)服务网络。选取 2011 - 2020 年期间在 Barnet、Enfield、Haringey、Barking and Dagenham、Redbridge 这 5 个服务机构接受治疗的患者,这些地区宗教和种族多样性高。纳入标准为接受 2 次及以上治疗且已出院的患者,排除宗教信息未知者,最终纳入 70098 名患者进行分析。
  2. 研究结果评估指标:主要结果指标为可靠恢复(同时满足可靠改善和恢复标准);次要结果指标包括恢复(治疗后抑郁或焦虑测量指标从病例状态转变为非病例状态)、可靠改善(抑郁或焦虑评分降低幅度超过测量误差)、可靠恶化(评分升高幅度超过测量误差)和退出治疗(患者提前终止治疗)。
  3. 暴露因素与协变量:将自我报告的宗教分为无宗教、基督教、穆斯林、其他(包括佛教、印度教、犹太教、锡克教等)四类,以穆斯林为参照组。种族被视为潜在混杂因素和效应修饰因素,分为亚洲、黑人、混血、白人、其他五类。同时调整一系列临床和人口统计学协变量。
  4. 统计分析方法:先对暴露因素和协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使用多重填补法处理缺失数据。构建逻辑回归模型,逐步添加治疗因素、临床因素、社会人口学因素进行调整。分析不同年份(2011 - 2014 年、2015 - 2017 年、2018 - 2020 年)治疗效果的变化,并通过添加种族交互项探究宗教与种族的交互作用。使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分析患者特征差异,以 P < 0.05 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1. 参与者特征:70098 名患者中,穆斯林患者 10350 人(14.8%),无宗教信仰者 27126 人(38.7%),基督教患者 24217 人(34.6%),其他宗教患者 8405 人(12.0%)。穆斯林患者中亚洲人比例最高(47.1%),其他宗教群体中白人比例较高。治疗前,穆斯林患者多生活在贫困地区、失业率高,抑郁(PHQ - 9)、焦虑(GAD - 7)和社会功能障碍(WSAS)评分最高,等待评估和首次治疗的时间最长,接受治疗的次数最少。
  2. 宗教与治疗效果的关联
    • 主要结果:无论是否调整潜在混杂因素,穆斯林患者可靠恢复的可能性最低。调整后,无宗教信仰、基督教、其他宗教患者可靠恢复的几率仍高于穆斯林患者。完全调整模型中,穆斯林患者可靠恢复的概率为 39.4%,基督教患者最高(46.3%),无宗教信仰者次之(45.5%),其他宗教患者为 44.0%。
    • 次要结果:宗教与恢复、可靠改善的关联模式与可靠恢复相似。完全调整后,其他 3 个宗教群体可靠恶化的可能性比穆斯林患者低 27% - 29%。未调整时,其他 3 个群体退出治疗的可能性低于穆斯林患者,但完全调整后,该关联减弱或反转。

  3. 关联随时间的变化:各宗教群体可靠恢复的平均概率随时间增加,群体间差异缩小,但穆斯林患者在 2018 - 2020 年仍显著低于其他群体。除退出治疗外,其他次要结果也有类似趋势。
  4. 宗教与种族的交互作用:完全调整后,宗教与种族在所有结果指标上均存在交互作用。白人及其他种族的穆斯林患者可靠恢复的可能性低于其他宗教 - 种族组合,白人穆斯林患者退出治疗的可能性更高。
  5. 敏感性分析:完全病例分析与主要分析结果无实质性差异。其他宗教类别下各亚组在未调整模型中治疗效果优于穆斯林患者,调整后穆斯林患者仍比多数亚组更难实现可靠恢复和可靠改善。

讨论


  1. 治疗效果差异及原因:尽管 NHS TTad 服务的平均治疗效果不断改善,但穆斯林患者治疗效果仍显著差于其他宗教群体。这可能与穆斯林患者治疗前症状严重程度高、寻求治疗延迟有关,也可能受到未测量因素(如国籍、难民身份等)影响。此外,穆斯林患者中白人及其他种族的失业率较高,而失业与较差的治疗效果相关。
  2. 改善建议:加强与当地转诊机构的合作,通过社区和基于信仰的组织进行外展活动,可促进患者早期转诊,改善治疗效果。为失业或就业有风险的白人及其他种族的穆斯林患者常规提供就业支持,可能提高其可靠恢复率。同时,完善宗教身份等数据收集,获取更多关于信仰对患者心理健康影响、难民或寻求庇护者身份等信息,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解决治疗不平等问题。
  3. 研究局限性:本研究数据仅来自伦敦地区,可能无法推广到其他临床环境或地理区域。研究受限于 NHS TTad 服务常规收集的数据,未纳入宗教信仰程度、宗教领袖支持、治疗师宗教身份等潜在重要混杂因素,存在残余混杂。部分症状测量指标未在所有语言中验证,可能存在测量误差。

研究结论


本回顾性队列研究表明,穆斯林患者在心理治疗后实现可靠恢复的可能性低于其他宗教或无宗教信仰患者,且治疗效果因患者种族而异。现有临床指南虽提倡针对少数族裔的文化适应方法,但需进一步完善,以充分考虑宗教身份及其与种族的交叉性,从而减少心理健康治疗中的不平等现象。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