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流通池装置(开环配置)的体外释放分析方法,用于评估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用悬浮剂中地塞米松的释放行为。通过调控粒径分布(PSD)、羟乙基纤维素(HEC)浓度和pH值,建立了8种配方(FM-1至FM-8),并验证了该方法符合ICH指南(特异性、线性R2=1.0000、精度RSD<7.0%)。研究证实该方法能有效区分不同释放特性的配方(相似因子f2低至23),为眼科仿制药的生物等效性研究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Highlight
材料
实验采用妥布霉素(Tobramycin)、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羟乙基纤维素(HEC 250HX)及模拟泪液(STF)等关键材料,通过高压均质技术调控粒径,详见表1-2。
配方工艺开发
基础配方FM-1由3.125% HEC与6.25%泰洛沙泊(Tyloxapol)组成研磨基质,通过调节pH(5.0-7.4)、粒径(D10-D90)及HEC浓度(1.5%-4.5%)开发了8种变体配方。
粒径分布与形态学评价
激光衍射(Malvern Mastersizer 3000)显示FM-1至FM-4的粒径跨度(Span值)差异显著:FM-2亚微米粒子快速释放(45分钟≥95%),而FM-4粗颗粒缓释(58%)。扫描电镜(SEM)证实粒子结构均一性。
方法验证
特异性测试显示辅料无干扰,HPLC线性范围R2=1.0000,准确度50%-150%,日内精密度RSD<7%。流速(4-8 mL/min)和pH(7.0-7.8)的微小变动不影响方法稳健性。
方法区分力
该技术成功捕捉配方差异:FM-6(高HEC浓度)释放延迟(f2=35 vs FM-1),而pH 5.0的FM-8因药物沉淀导致释放率下降12%。
结论
研究证实PSD是释放动力学的关键开关——小粒径(D50<5μm)配方45分钟释放>90%,而大粒子(D50>20μm)仅释放58%。HEC浓度每增加1%,释放速率下降15%-20%,pH偏离7.4时药物易结晶。该验证方法为仿制药生物豁免(biowaiver)提供了科学依据。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