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药产业明确四大重点发展领域

时间:2004年9月24日
来源:中药通网

编辑推荐:

广告
   X   


        从日前召开的第八届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上获悉,北京医药产业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销售收入总额进入全国前五位,其中医疗器械位居全国首位,生物制药进入前三。实现这一目标,重点放在化学药、中药、医疗器械以及生物制药四大领域。

  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局长程连元在会上说,跨国公司的制造环节以惊人的规模和速度向中国转移,跨国制药企业在中国的多中心临床研究逐年增加,同时我国医药产业正迅速崛起,医药市场的潜力也十分巨大。这些都是北京医药产业面临的良好发展机遇。

  北京医药产业在分析产业及市场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2010年的发展目标:全行业销售收入总额进入全国前五位,其中医疗器械位居全国首位,生物制药进入前三;培育2个销售收入百亿元以上大型医药企业集团,并进入世界医药先进行列;培育5个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10个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大型医药企业。

  目标之下,北京市确定的四大重点发展领域及其中的技术重点包括:

  一、化学药领域。重点开展先导化合物的研究,发展缓释、控释、靶向技术等现代制剂技术。针对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免疫性疾病、肾病、肝炎等多发疑难病症,开发、引进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技术的新药。

  二、中药领域。重点发展质量标准验证技术,提取、分离、精制、微粉化技术,计算机控制与工艺工程化制造技术,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成药控缓释技术、透皮吸收技术及靶向给药技术等。

  三、医疗器械领域。重点开展医学数字化医疗设备与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工作,鼓励发展数字X射线机,全数字超声诊断仪,磁共振影像设备,医用直线加速器,高档微波、射频治疗设备,各类生化分析检验设备,介入治疗用材料及器械制造。

  四、生物制药领域。重点开展生物信息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基因治疗技术、细胞治疗技术等的产业化研究工作,鼓励发展生物诊断芯片、细胞免疫治疗药物、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等产品。

  据程连元介绍,配合以上目标,北京市将从强化政府导向,优化发展环境;合理规划布局,推进区域协作;整合产业资源,培育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提升产业总量;发挥科技优势,完善创新体系等方面制定医药产业的促进措施。 



    在日前召开的第八届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上,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局长程连元表示,北京医药产业具有强大的创新优势。北京已成为我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大、最强的研发基地和成果产出最多、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 

    据介绍,北京地区从事生命科学研究市级以上的科研机构有55家,占全国的14.7%;生命科学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共有16个,占全国生命科学领域总数的41%。北京拥有功能基因大规模克隆、筛选平台、蛋白质组技术平台、药物分子设计平台、生物芯片技术平台、抗体工程化技术平台、国家级新药安全评价中心等新药开发关键技术平台。此外,涉及生物医药领域的中科院院士在京人数占该领域专家的50%以上。 

    据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北京R&D投入持续增长,2003年,北京R&D经费达到252.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的7%,两项指标均居于全国领先地位。2002~2003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累计支持生物医药科研项目63个,投入资金2.8亿元。 

    此外,北京新药数量一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新产品产值逐年增加,稳定占到北京医药工业总产值的20%以上,成为北京医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