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健:比较埃博拉和非典

时间:2014年10月21日
来源:科学网

编辑推荐:

2002-3年的非典爆发重灾区是亚洲,这次埃博拉的重灾区是非洲。那次有八千二百多人生病,七百多人死亡,死亡率不到10%;这次已经有近一万人得病,四千多死亡,死亡率大约50%。非典病毒经呼吸道传染,埃博拉通过接触体液传染。非典的潜伏期很短2-7天,一般是3-5天;埃博拉潜伏期比较长, 2-21天,可以长达42天。

广告
   X   

2002-3年的非典爆发重灾区是亚洲,这次埃博拉的重灾区是非洲。那次有八千二百多人生病,七百多人死亡,死亡率不到10%;这次已经有近一万人得病,四千多死亡,死亡率大约50%。非典病毒经呼吸道传染,埃博拉通过接触体液传染。非典的潜伏期很短2-7天,一般是3-5天;埃博拉潜伏期比较长, 2-21天,可以长达42天。

非典刚刚爆发的时候病原体是未知的,几个月后才知道是病毒,诊断也是随后才开发出来,没有治疗;这次的埃博拉爆发前人们就已经知道病原体是病毒,诊断也很快就有了,但是也是没有治疗。

死亡率和疾病传播能力成反比,死亡率越高,携带者越少,传播的机会也越少;不过,潜伏期和传播能力成正比,潜伏期越长,携带者接触他人的机会就越多,传播的机会也就越多。所以虽然埃博拉死亡率高,但是因为潜伏期比较长,所以也是一样防不胜防。

如果非典发生在今天,科学家们能尽心尽力地合作,那么早期可以通过高通量测序确认病原体,测序结果能用来快速指导诊断试剂的开发,而实用免疫组库测序的技术,可以使我们有机会从病人(急性期,或者康复期)身上克隆出抗病毒抗体用来作为被动免疫治疗。

面对埃博拉的爆发,我们在美国哈森阿尔法研究院的团队已经投入紧急研发状态,希望能在美国本土的感染病人(两个护士)身上克隆出抗体。同时,我们还和国内的科学家(广州国家呼吸道疾病重点实验室陈凌博士)合作,希望能从猴子身上获得抗体。被动免疫是现有最好的治疗方法,所以那个曾经感染了埃博拉又康复了的医生就成了救世主,经常献血清给其他病人。如果我们克隆抗体并体外生产成功,就有取之不完用之不尽的药物了。

在没有(被动免疫等)有效治疗的情况下,在科学不给力的现状下,若想控制像非典,埃博拉这样的烈性传染病,靠的就是国家的政治力量了。埃博拉在七十年代中和九十年代中在非洲都有爆发,每次都有两三百人死亡。当初没有扩散开来主要还是爆发区的(军事)政府施行了决定戒严,严格控制疫区轻易不许人进出。

非典也好,埃博拉也好,挑战的不仅仅是人类的医学和生命科学能力,更是对社会和执政能力的挑战。碰到这种挑战,越是“专制”的政府,效率越高,疾病控制也越有效。你懂的。

注明:部分转载

原文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0052-837017.html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