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抗体-Fc融合蛋白作为血清学检测校准品的创新策略:为COVID-19及其他疾病诊断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

时间:2025年10月20日
来源:Journal of Analysis and Testing

编辑推荐:

为克服生物标准品可用性不稳定和批次差异等局限,研究人员开发了基于纳米抗体-Fc(Nb-Fc)融合蛋白的重组校准品。该研究通过骆驼源噬菌体库筛选出具有广谱反应性的抗SARS-CoV-2 RBD纳米抗体,与人IgG1-Fc融合后在HEK293细胞中高效表达。结果表明该Nb-Fc校准品具备二聚体构象、热稳定性和强ELISA反应性,并成功拓展至抗核衣壳蛋白Nb-Fc及IgE型校准剂制备,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血清学诊断提供了可扩展的标准化新方案。

广告
   X   

在血清学检测标准化进程中,稳定且可重复的校准品开发至关重要——尤其当传统生物标准品面临供应波动和批次差异等挑战时。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方案:利用纳米抗体与Fc片段(Nb-Fc)的融合蛋白构建重组校准品,作为血清学中生物样本的替代品。研究人员通过免疫骆驼的噬菌体展示库,筛选出对SARS-CoV-2变异株具有广谱反应性的抗受体结合域(RBD)纳米抗体,将其与人免疫球蛋白G1(IgG1)的Fc区域融合后,在HEK293细胞中实现高效表达。通过引入巨细胞病毒内含子A(CMV Intron A)序列,显著提升了蛋白产量。
对所得Nb-Fc蛋白的表征证实:其不仅形成稳定的二聚体结构,还展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并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中表现出强烈的RBD结合能力,奠定了其作为COVID-19血清学检测可靠标准的地位。该平台的通用性进一步通过两种应用得以验证:针对SARS-CoV-2其他诊断靶点(如核衣壳蛋白)的Nb-Fc校准品,以及用于过敏诊断的纳米抗体-IgE型校准剂,凸显了该策略对不同抗体同种型的适配能力。Nb-Fc系统中纳米抗体的可替换性,为快速应对新兴病毒变异或新诊断靶标提供了灵活路径。
此项研究确立了Nb-Fc嵌合体作为生物标准品的替代方案,具备可重复生产、规模化制备和长期稳定的优势,在感染性与非感染性血清学诊断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