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出拳最快的动物与生物材料启示

时间:2025年2月9日
来源:Science

编辑推荐:

动物爪子内的减震层,可以启发人们设计出坚韧的新材料。

广告
   X   


世界上最可怕的甲壳类动物之一已经进化到可以在不伤害自己身体的情况下给猎物致命的一拳,螳螂虾(皮皮虾)可以用强大的攻击击碎猎物的外壳。

在自然界中,许多生物通过进化获得了令人惊叹的生存技能。其中,螳螂虾(mantis shrimp)以其惊人的“拳击”能力而闻名于世。这种甲壳类动物能够以惊人的速度和力量击打猎物,而不损伤自己的身体。如今,科学家们终于揭开了螳螂虾“拳击肢”背后的秘密,并从中获得了设计新型人工材料的灵感。

螳螂虾的“超级拳击”

螳螂虾是一种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的甲壳类动物,以其强大的捕食能力而著称。其中,孔雀螳螂虾(Odontodactylus scyllarus)是其代表性物种之一,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这种生物进化出了一种独特的捕食方式:它们能够以超过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击打猎物,瞬间产生的冲击力足以击碎贝类的坚硬外壳,甚至可以击碎玻璃。然而,尽管它们的攻击如此猛烈,螳螂虾的拳击肢却几乎不会受到任何损伤。

多层结构的秘密

2025年2月6日,《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螳螂虾拳击肢的秘密。研究团队由法国里昂大学的CNRS物理学家Maroun Abi Ghanem领导,他们通过详细的分析发现,螳螂虾的拳击肢——被称为“指节棒”(dactyl club)——具有复杂的多层结构,这种结构使其能够在击打猎物时吸收产生的冲击波,从而保护自身免受损伤。

研究团队对孔雀螳螂虾的指节棒进行了详细的解剖和分析。他们发现,指节棒的外骨骼由一种天然聚合物几丁质(chitin)和类似于人类骨骼和牙齿中的钙质矿物组成。这种结构分为三层,每一层都具有独特的功能和排列方式。

几丁质的“Bouligand结构”

指节棒的中间层由几丁质纤维组成,这些纤维以一种被称为“Bouligand结构”的方式排列。这种结构类似于一束束向外展开的铅笔,其中一些纤维指向外层,一些与外层平行,还有一些处于中间角度。纤维的排列并非随机,而是以大约每500微米重复一次的周期性方式变化。这种独特的排列方式使得指节棒在承受冲击时能够有效地分散应力,防止结构损坏。

此外,指节棒的外层则更加坚硬,主要由钙质矿物组成,这种矿物类似于人类骨骼中的羟基磷灰石。外层的硬度能够承受直接的冲击,而中间层的几丁质纤维则通过其独特的排列方式吸收和分散冲击波。这种多层结构的设计不仅保护了螳螂虾的拳击肢免受损伤,还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多次发动攻击。

从生物材料到人工材料的启示

这项研究的发现不仅揭示了螳螂虾拳击肢的奥秘,还为设计新型人工材料提供了重要的启示。Maroun Abi Ghanem表示,这种多层结构的设计可以为开发具有特殊性能的人工材料提供灵感。例如,这种材料可以用于制造能够通过组织吸收超声波能量的外科植入物,或者用于制造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中的机械滤波器。

此外,这种多层结构的设计还可以应用于开发更轻、更强的防护材料,例如防弹衣和头盔。通过模仿螳螂虾指节棒的结构,科学家们可以设计出能够有效吸收和分散冲击波的材料,从而提高防护性能。这种材料的设计理念还可以扩展到航空航天领域,用于制造能够承受极端冲击的飞行器部件。

螳螂虾的“超级拳击”能力一直是生物学家和材料科学家研究的热点。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其背后的生物学机制,还为开发新型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科学家们将继续探索这种多层结构的更多应用潜力,例如在生物医学、航空航天和电子技术等领域的应用。

随着对螳螂虾拳击肢结构的进一步研究,科学家们有望开发出更多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这些材料将不仅能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还将在多个领域带来技术突破。例如,通过模仿螳螂虾的指节棒结构,科学家们可以开发出更高效的能量吸收材料,用于制造更安全的交通工具和更可靠的电子设备。

“超级拳击”能力不仅是一种令人惊叹的自然现象,更是一个为人类带来无限可能的科学宝藏。通过深入研究这种独特的生物结构,科学家们有望在材料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人类的科技进步提供新的动力。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