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研究人员针对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ICB)响应率低的问题,通过分离鉴定新型肠道菌株YB328,揭示了其通过激活CD103+CD11b-cDCs促进肿瘤特异性CD8+T细胞活化的分子机制,为提升PD-1阻断疗效提供了新策略。该成果发表于《Nature》,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微生物组干预的潜在靶点。
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ICB)虽然革新了肿瘤治疗格局,但患者响应率仍不理想。近年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ICB疗效密切相关,然而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特别是菌群如何远程调控肿瘤微环境(TME)中免疫细胞的活化,仍是领域内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日本理化研究所(RIKEN)和国立癌症中心的研究团队通过前瞻性临床队列研究,从响应PD-1阻断治疗的患者粪便中分离出一株新型细菌YB328。研究发现该菌株能显著增强抗肿瘤免疫,其机制是通过TLR-MyD88-IRF8信号轴促进CD103+CD11b-传统树突状细胞(cDCs)的成熟和迁移,进而激活肿瘤特异性PD-1+CD8+T细胞。这项突破性成果发表于《Nature》,为基于微生物组的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采用的主要技术包括: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患者粪便菌群组成;粪菌移植(FMT)和抗生素处理小鼠模型;全基因组测序鉴定YB328分类地位;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细胞亚群;体内外DC-T细胞共培养实验;KikGR光转换小鼠追踪免疫细胞迁移等。
研究结果部分显示:
肠道菌群与抗肿瘤免疫的关联:通过50例接受PD-1阻断治疗的癌症患者队列,发现响应者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增高,其中Ruminococcaceae科细菌丰度与PD-1+CD8+T细胞浸润正相关。
YB328促进抗肿瘤免疫:从响应者粪便分离的YB328能显著增强PD-1阻断疗效,增加肿瘤内活化CD8+T细胞比例,并拓宽TCR Vβ受体库多样性。
DC活化机制:YB328通过TLR7/9-MyD88信号激活S6K和STAT3磷酸化,上调IRF8表达,促进CD103+CD11b-cDCs分化。这些DC表现出更强的抗原提呈能力和T细胞活化能力。
细胞迁移与定位:光转换小鼠实验证实YB328处理的cDCs能从肠道迁移至肿瘤引流淋巴结和TME,与肿瘤特异性CD8+T细胞形成长时间免疫突触。
临床相关性:在多癌种队列中验证YB328丰度与IRF8+CLEC9A+DCs浸润及PD-1阻断疗效正相关。
这项研究首次系统阐明了特定肠道菌株通过"肠-肿瘤轴"调控抗肿瘤免疫的完整机制。YB328诱导的cDCs不仅能增强T细胞活化,还能降低其激活阈值,使更多亚优势肿瘤抗原得以识别,从而拓宽免疫应答广度。该发现为开发基于微生物组的肿瘤免疫治疗辅助策略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YB328或其活性成分有望成为预测ICB疗效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