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总结:电化学分解水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可持续且环保的制氢方法。然而,当前的催化剂在稳定性和活性方面仍存在不足,难以在成本效益上满足预期应用的规模化需求。Yue 等人报道了一种用于析氧反应的、富含地球元素的多金属催化剂,该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展现出高稳定性。这种催化剂组件将铁钴金属有机框架与镍钨多金属氧酸盐簇结合,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结构有助于在稳定的架构中实现高效电子转移。
摘要:稳定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对于大规模碱性水电解至关重要。在此,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通过金属 - 有机框架(MOF)与多金属氧酸盐(POM)自组装形成的接枝超结构 MOF@POM。原位电化学转化可将 MOF 转变为活性金属(氧)氢氧化物,制得的催化剂在碱性电解液中,电流密度为 10 毫安 / 平方厘米时,过电位低至 178 毫伏。采用这种催化剂的阴离子交换膜水电解槽,在 80°C、1.78 伏的条件下,电流密度可达 3 安培 / 平方厘米;在室温下,以 2 安培 / 平方厘米的电流密度可稳定运行 5140 小时。原位电化学光谱和理论研究表明,金属原子之间的协同相互作用,从催化铁钴位点、多金属氧酸盐中的镍和钨到电极,构建了一条快速的电子转移通道,稳定了金属位点并防止其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