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本综述聚焦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高死亡率与治疗耐药机制,揭示致癌信号通路(如FLT3/RAS-mTORC1/MAPK)通过失调蛋白合成和代谢重编程(如OX/PHOS氧化磷酸化)驱动白血病干细胞增殖的核心作用,特别强调真核起始因子4F(eIF4F)作为关键靶点的治疗潜力,为AML精准治疗提供新视角。
白血病干细胞的代谢特征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作为遗传异质性极高的血液肿瘤,其恶性增殖依赖于白血病干细胞(LSCs)群体。研究表明,致癌突变(如FLT3-ITD内部串联重复和RAS)通过持续激活mTORC1和MAPK信号通路,导致蛋白合成失控,进而促进线粒体功能优化(如增强OX/PHOS)和抗凋亡蛋白表达。
代谢适应与治疗抵抗
AML细胞通过氨基酸分解代谢和脂肪酸氧化重塑代谢网络,不仅支持能量需求,还增强抗氧化防御能力。这种代谢重编程与LSCs的化疗耐药性密切相关,其中帽依赖性翻译(cap-dependent translation)被证实是调控线粒体适应性(如电子传递链复合体表达)的核心机制。
靶向翻译机制的突破
当前针对FLT3或RAS的靶向疗法效果短暂,而靶向eIF4F复合体的药物(如eIF4E抑制剂)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现出阻断AML代谢枢纽的潜力。通过抑制致癌mRNA翻译,这类药物可同时干扰线粒体功能、抗氧化通路和增殖信号,为克服传统化疗耐药提供新策略。
转化医学前景
多项临床试验正在评估靶向翻译起始的小分子在AML和实体瘤中的效果。未来研究需进一步解析eIF4F下游特异性代谢效应分子,以优化联合治疗方案。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