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应激体(nSBs)介导的NFIL3基因重排对急性炎症反应的调控机制及临床意义

时间:2025年5月28日
来源:Cell

编辑推荐:

来自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揭示了核应激体(nSBs)在应激响应中的全新功能。该研究发现nSBs通过重组SatⅢ异染色质区域,显著增强NFIL3转录因子的表达,进而抑制关键炎症细胞因子产生。这一机制与脓毒症患者生存率呈正相关,为急性炎症调控提供了新靶点。

广告
   X   

当生物体遭遇应激时,无膜结构的核应激体(nuclear stress bodies, nSBs)会迅速组装——这些特殊结构以Satellite Ⅲ(SatⅢ)RNA为标志物,是灵长类特有的应激响应元件。最新研究揭示,应激发生后短短数分钟内,SatⅢDNA、SatⅢRNA及30种nSB蛋白就能自组织成精密的三维结构。

令人惊奇的是,激活的SatⅢ异染色质区域会发生剧烈扩张,像"分子起重机"般拉近邻近基因的物理距离。这种染色质重构特别提升了转录抑制因子NFIL3的表达水平——该蛋白恰似炎症反应的"刹车踏板",能显著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

分子机制上,nSBs形成的特殊微环境使NFIL3基因座获得更开放的染色质状态。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和溴结构域蛋白4(BRD4)等转录调控因子像"分子磁铁"般被招募至nSBs区域,进一步激活NFIL3启动子。

在模拟感染的实验模型中,热休克联合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刺激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源性巨噬细胞,其SatⅢ和NFIL3表达水平同步升高,形成抑制炎症风暴的"分子防火墙"。临床数据分析更发现,脓毒症患者体内NFIL3与SatⅢ的共激活程度,就像精准的"生命晴雨表",与患者生存率呈现显著正相关。这项发现为急性炎症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干预策略。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