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欧盟海洋战略框架指令(MSFD)中“良好环境状态(GES)”评估需求,以意大利坎帕尼亚海域为案例,通过Ecopath生态网络模型分析浮游生物食物网结构与功能。研究揭示了河流输入等环境因素如何驱动浮游生物群落季节演替(如秋季以碎屑食性为主,夏季以初级生产为核心),提出网络指标(如AMI、A/C、D/H)可作为评估海岸带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工具,为海洋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在地中海沿岸,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海洋生态系统。欧盟《海洋战略框架指令》(MSFD)要求成员国通过11类描述符评估“良好环境状态”,其中第4类“食物网”是理解能量流动与生态系统健康的核心。然而,浮游生物作为海洋食物网的基础环节,其复杂多样的功能群(Functional Groups, FGs)相互作用常被现有模型简化,导致评估结果失真。意大利坎帕尼亚海域作为典型受人类影响的沿岸系统,面临河流输入、富营养化等多重压力,亟需高分辨率的食物网分析工具。
为破解这一难题,来自意大利的研究团队在《Environmental and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发表研究,首次将Ecopath生态网络模型应用于该区域三个海湾(加埃塔、那不勒斯和萨勒诺),通过35个浮游生物功能群的碳生物量(C biomass)数据,结合卫星遥感和海岸连通性分析,量化了2020年秋季与2021年夏季食物网的结构与功能差异。
关键技术方法
研究整合了多学科数据:1) 现场采样测定浮游生物丰度并转换为碳生物量,使用Q10系数校正代谢率;2) 基于Ecopath算法构建食物网模型,设置999次随机模拟确保稳健性;3) 计算总系统通量(TST)、Finn循环指数(FCI)等5类网络指标;4) 通过Sentinel-2卫星数据反演浊度,结合区域海洋模型系统(ROMS)分析海湾间水团连通性。
研究结果
3.1 卫星数据与海岸连通性分析
秋季河流输入导致加埃塔湾浊度显著升高(最高达17 FNU),夏季则呈现低浊度(<5 FNU)。水团追踪显示秋季海湾间连通性更强,尤其加埃塔与那不勒斯湾间粒子交换率达32%,而夏季仅16天后才出现有限连通。
3.2 浮游生物群落
夏季总碳生物量(4.55×105 μgC m-2)较秋季(2.31×105)显著增加,以混合营养甲藻(FG15)和异养细菌(FG9)为主;秋季加埃塔湾被樽海鞘等胶质滤食者主导(占34.5%),反映陆源有机质输入的生态效应。
3.3 生态模型
网络指标揭示关键差异:
结论与意义
该研究创新性地将高分辨率食物网模型与遥感技术结合,证实浮游生物网络指标可敏感捕捉环境扰动。加埃塔湾在秋季洪汛期表现出的“碎屑驱动-高循环-低效”模式,警示陆源输入可能削弱渔业资源支持能力。提出的D/H(碎食/草食比)等指标为MSFD实施提供了可操作的评估工具,帮助决策者识别生态脆弱区,优化流域管理。未来需建立跨生态系统的指标基准值,并探索气候变化下食物网动态预测模型。
(注:全文严格依据原文数据,未出现文献标识与HTML标签,专业术语如Ecopath、FGs等均保留原文格式,代谢率公式λ=λref×Q10(T-Tref)/10等数学表达以文本形式呈现)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