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和产品推进生物企业实现全球化的梦想

时间:2002年6月19日
来源:

编辑推荐:

广告
   X   

[AD340X300]

作者:Karen Pihl-Carey

Bioworld today2002
617日报道:任何新成立的生物企业都梦想能够顺利地得到产品的上市批准,顺利地积累资本并最终成为一家全球性的公司。

只要有了好的产品和优秀的科学家,实现前两个目标是轻而易举的。但是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跨国企业则需要一个真正的企业家。

为了使公司走向世界,除了要考虑资本的问题外,还要考虑文化的差异、税收和市场等。

最大危险就是过分地扩张,” Biogen Inc.的总裁兼CEO James Mullen在上周的多伦多BIO年会上说,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低估时间的紧迫性、投资的作用和过高预期投资回报。

Mullen
与其他与会者在年会上讨论并得出许多为什么企业应走向全世界的原因,如:企业会得到更多的投资;员工会感到自己的工作会对整个世界的医疗事业产生影响;公司会有更多的机会;公司运作多元化及公司会不断出现新的目标。

Biogen
最近刚过其25周年纪念日。这家公司成立不久就已经成为一个跨国公司。但是在80年代由于过度扩张导致财政危及而再次沦为一家美国本土公司,Mullen说。

在其多样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治疗药物Avonex得到FDA批准上市后,该公司再次成为全球性的公司。其业务扩展到法国、荷兰、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

如果你的产品得到上市批准,你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Mullen说。

他认为,一家直接负责其产品销售的公司所赚的利润要比它的合作伙伴多两倍。如果一家公司不能直接负责其产品的销售,那么它就应该通过与合作伙伴制定协议来保证其以后的利益。至少要保证在你所要开展业务的地方510年的利润有充分的保障。他说。

把业务扩展到欧洲的最大好处是生物企业只需要在欧洲药物评审中心(European Medicines Evaluation AgencyEMEA)得到一个批准就可以在1415个国家上市。法国和德国是其中最大的市场。

当然,许多公司愿意到欧洲的原因也是由于税收问题。当你开始盈利的时候,税收就成为第二大支出。” Mullen解释说。

Genzyme Corp.
1990年的销售额为1亿美元,而在2001年为9亿8100万美元。该公司的产品在56个国家销售,拥有约1000名欧洲雇员,该公司的国际发展部高级副总裁James Geraghty说。

实现全球化的缺点就是投入巨大,Geraghty说,任何差错都可能给公司带来灭顶之灾。公司的管理层需要注意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他建议,美国公司如果要在法国开展业务的话就必须与政府和研究机构建立关系。美国公司在国外销售的产品往往不被当地接受。

许多人认为,纯粹以市场的眼光来看的话,加拿大就象是美国的第51个州。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两个国家的医疗和报销政策完全不同。

许多公司往往在招聘不同国家的员工时出现麻烦。以德国为例,员工往往会在6个月之后才通知公司接受工作。而这在美国只需要2星期。

另外一个阻碍全球化的因素是美国公司在当地往往认知度不高。你在当地根本就没有名气,” Mullen说,你能够找到合适的管理人员并留住他们吗?

不同的公司迈向全球化的第1步各不相同。有的公司可能会自己先亲自来管理,有的公司可能会通过收购当地公司或建立合资企业。

Geraghty
强调,一个公司是否应实现全球化应该基于发展的机会。仅有这个欲望是远远不够的。

拥有成功的、全新的产品是公司走向全球的最基本保障。他说。

Mullen
建议说,如果一个公司非得通过合作来走向全球化的话,应该选择比自己小的公司而不要去选择大公司。

Geraghty
对此表示同意:大公司往往对一个产品的每个方面都过于关注。如果你已经有了成熟的产品,需要有人帮助你保证质量的话,那么就选择大公司合作。

有时候,一个公司为了走向全球而求助于投资者。MPM Capital是一家拥有15亿美元资本,在旧金山、波士顿和慕尼黑都设有办事处的风险投资公司。该公司80%的资本投资于美国公司,20%的资本投资于欧洲。该公司对以色列和亚洲的投资正处于起步阶段。我们主要投资那些正处于起步阶段或考虑实现全球化的公司。该公司的创始人之一Ansbert Gadicke说。

我们觉得美国公司的全球化需求比其他公司来得要晚。他说。

Gadicke
建议说,规模较小的生物企业应该在投资5000万美元建设生产设施之前先试着与其它公司合作生产其产品。得到公司实现盈利后再投资建自己的生产设施。对小公司来说,要做到事事具备是不现实的。

这么做的一个关键就是与其它公司签定合作生产合同时能够保证日后完全收回产品的产权。可以在合作前拿即将完成临床试验的产品来做试验。他说。

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LavalShire BioChem Inc.公司总裁兼CEO Joseph Rus以自己的公司为例来说明如何通过合并和收购产品来实现全球化。这家公司成立于1986年,自成立起就对公司该如何发展而举棋不定。1994年,该公司决定走全球化的道路。于是,这个公司在1996年收购了几个能够使其获得英国市场的公司,进而将市场扩大到了美国和欧洲其它地区。该公司后来还得到了一个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药物的销售专卖权。

2001
年,以英国为基地的Shire Pharmaceuticals Group4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加拿大的BioChem Pharma Inc.,从而得到了艾滋病治疗药物3TC、乙肝治疗药物Zeffix和流感治疗药物Fluviral以及其它几个项目。在Shire BioChem的上市产品中,7个来自于合并和收购,如EpivirZeffix4个是自己研制的产品,如Reminyl以及1个从其它公司购买的产品。

全球化使得我们了解了如何在其它国家销售产品并明白如何合理配置科研开发资金。” Rus说。

(Wang Johson
译,  ------基因潮编译,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摘自 基因潮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