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弃制生物伦理公约
[AD340X30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8日表示,鉴于各成员国在生物伦理领域的诸多分歧,教科文组织决定放弃在32届大会召开期间制定生物伦理公约。
松浦晃一郎在接受法国《十字》报采访时表示,生物伦理公约实质上是一个具有强制作用的法律文本,所涉及内容包括基因疗法、器官移植、胚胎干细胞研究、健康权等方面。教科文组织原计划在该组织正在举行的第32届大会上促成成员国达成一致从而制定公约,然而各成员国间的分歧仍然很多,很难制定统一准则。
松浦晃一郎以胚胎干细胞研究为例说道,一些成员国认为,从精子与卵子结合开始,人类胚胎就已经是完整的生命,因此要停止相关研究。另一些成员国则认为,胚胎干细胞研究对于人类健康至关重要,不能停止。诸如此类的问题还很多,教科文组织各成员国在许多问题的实施细节上难以达成共识。
松浦晃一郎补充说,教科文组织的国际生物伦理委员会为此准备了两套方案,首先是促成各成员国达成一致从而制定有强制作用的国际公约;如果各成员国难以达成共识,大会还可以就一些大的原则性问题草拟一个国际宣言,因为宣言可以更加灵活一些。他说:“本次会议上,大多数成员国认为现在就讨论制定生物伦理公约为时尚早,所以我们决定选择拟定一份国际宣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于9月29日在巴黎教科文组织总部召开,来自该组织190个成员国的约3000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将于10月17日闭幕。(记者杨骏)
来源:新华社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生物通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