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泰格:礼来中国首要任务非并购

时间:2005年7月20日
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推荐:

广告
   X   

礼来中国新舵手——欧泰格

  1953年5月31日出生、拥有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的德国人欧泰格在担任礼来中国区总裁之前,已经在礼来公司供职25年。而他对亚洲更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不仅曾在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韩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任职多年,还娶了一位泰国太太。对于被派到中国工作,欧泰格称是“圆了他的中国梦”,而对于在中国开展工作的宏伟目标,这位在礼来公司口碑甚好的德国绅士却毫不谦让:“我们的目标是将礼来中国建设成亚洲地区最强的以研发为基础的医药公司之一。”

  “目前礼来中国的精力应该放在市场评估和新药推广方面,并购不在我们最优先考虑范围内。礼来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家独立的公司,礼来中国也是如此。——欧泰格”

  今年6月1日,美国礼来中国公司易帅。原总裁萧凯仕调任礼来全球总部反假冒产品运营官,新总裁职位由原先主管日本分公司医药销售的欧泰格接替。被礼来公司委以重任的欧泰格,在日本任职期间,令礼来成为日本发展最快的制药公司之一。今后,被全球医药界公认的最具潜力和地位最重要的中国市场,将由欧泰格代表礼来公司全盘运营。

  相对多数较为张扬并对并购其他企业表现出极大兴趣的跨国药企而言,美国礼来公司则显示出其一贯保守稳健的作风,在中国也是如此。新官上任,将有何举措?近日,记者在上海专访了这位新上任的总裁。



  “中国是最重要市场”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刚刚上任,您觉得适应中国吗?在管理思路上会有何调整?

  欧泰格:我到中国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此前也曾担任过泰国、老挝、缅甸和日本分公司的总裁,对亚洲医药市场比较了解。虽然中国公司的总裁职位变更了,但可以肯定的是,礼来在中国的宗旨不变,就是为病人带来更多的新药,令他们活得更长久、更有活力。

  对拥有129年历史的礼来公司来说,我们的目标是将礼来中国建设成亚洲地区最强的以研发为基础的医药公司之一,我们对此颇有信心。

  南都:您现在对礼来中国和整个中国医药市场有哪些初步了解?

  欧泰格:我现在刚来中国,所以评价还过早,但我可以谈一点印象。比如我之前负责的日本市场,其医药行业年增长率只有2%,而中国却高达30%,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另外中国人口多,消费潜力大,这些都为礼来中国更快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本人包括全球医药界都普遍认为,中国在10年内将成为继美国、日本后的第三大医药市场,所以对礼来而言,中国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市场”,礼来希望不单是新药,同时包括已经发展成熟的药品,都能带到中国来。



  “内外资企业可以互补”

  南都:礼来生产的抗肿瘤专利药健则几个月前面临几家国内企业的诉讼,申请其专利无效。而拖了几年的万艾可专利案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请问您如何看待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

  欧泰格:研发一个新药平均需时10年左右,花费8亿-15亿美元。每10万个化合物中才有一个可能变成新药。对于一个以研发为基础的制药公司来说,对其专利药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是给它动力去发现和发明更多新药,这是鼓励一个药企能够持续创新的必要手段。目前据我了解,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已经有很大进步,而且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有利于国家和病人的好事。

  南都:近期有消息称国家发改委要将一大批抗生素平均降价60%,引起国内24家药企联名上书要求降低幅度,其中也对跨国企业原研药定价过高颇有微词。您觉得原研药在中国定价是否过高?您如何看待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的关系?

  欧泰格:从循证医学来说,并不是说分子结构一样的药品疗效就一样,还必须找到有效的资料证明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另外,即便是过了专利期的药品(即原研药),也与其他仿制药在生产工艺、稳定性等方面存在差异。

  对于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的关系,我认为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因为外资企业赚来的利润并没有拿走,而是全部用于在中国的投资和可持续发展,而本土企业能将一些新药品用于更广泛的领域,所以两者可以达到一定平衡。



  “短期内不涉足OTC业务”

  南都:近年来不少跨国企业都表示要通过并购中国的药企来扩大规模,礼来是否也有类似打算?

  欧泰格:目前礼来中国的精力应该放在市场评估和新药推广方面,并购不在我们最优先考虑范围内。礼来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家独立的公司,礼来中国也是如此。当然,战略性的合作是可以考虑的,比如我们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的结核病药物项目,投资7000万元将专利权和生产权交给了浙江海正药业来生产,去年签订了意向后,上个月刚刚签署了合同。这些带有公益性质的合作都可以扩大礼来的影响力,但并购不是礼来公司首先考虑的。同时,我们短期内也不会考虑涉足OTC业务。

  南都: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基地近年来已成为一种潮流,比如罗氏制药于去年年底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建立研发中心,阿斯利康的东亚临床试验中心也于此前落户上海,诺华也有可能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礼来有无这类计划?

  欧泰格:我们在中国的研究机构是位于上海张江的上海开拓者化学研究管理有限公司,我们之间是合作关系,由我们提供研发资金与技术支持,开拓者提供科研人员为我们做化合物组合和生物活性筛查实验,这样礼来节约了成本,提升了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竞争力,能够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更合适的价格造福患者。而开拓者也能学习到国际先进的研发模式和流程,提高自身水平,将国内优秀人才储备下来,进而促进中国参与全球药品研发领域的发展。这对双方都有益。



  “未来5年引进15种新药”

  南都:礼来全球和礼来中国去年在世界的销售额和在各自领域的排名怎样?

  欧泰格:礼来全球去年销售额是138亿美元,世界排名11,按照药物对医学的贡献率,排名更前;礼来中国销售额1亿美元,约排在跨国企业中的第8位。在未来几年,我希望礼来中国的销售额能翻倍,并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跨国企业之一。

  南都:在世界精神医学领域被称为开山之作的药品“百忧解”专利过期后,礼来打算如何应对?还有什么“重磅炸弹”要推出?

  欧泰格:如果每个公司每年都有新的“重磅炸弹”推出,那真的可以高枕无忧了(笑)。其实我们也无法预测一个新药能否变成“重磅炸弹”。治疗抑郁症的百忧解专利过期的确使我们受到很大的影响,销售额急剧下降,不过好在我们有其他新药及时跟上,比如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再普乐已经上市。

  南都:礼来将来打算在中国引进多少种新药?主要侧重哪些领域?

  欧泰格:礼来对中国市场有一个中长期的发展战略。在未来5年,我们打算在中国推出15个新药品,主要侧重于中枢神经、糖尿病治疗领域,包括注射器,治疗小儿多动症和肿瘤方面的药,还有今年已经上市的治疗男性ED的新药希爱力,由于其区别于其他药品的效果显著,我们对该药的期望值很高。



  “应对危机坚持开诚布公”

  南都:面对美国FDA层出不穷的各类药物不良反应的警示,中国媒体跟进得越来越及时,消费者也越来越重视,礼来准备如何应对?

  欧泰格:在药物不良反应的危机应对方面,礼来一向坚持做到尽量开诚布公。礼来在所有药企里率先成立了包含了所有药物临床实验数据的网站www.lillytrials.com,在这个网站上可以查到每个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同时,礼来要求一旦监测到药物不良反应,必须在24小时内上报全球总部和当地药监部门。当然,一个药物的使用时间越长,发现的不良反应就会越多,所以我们会不断地修改说明书,对于新发现的不良反应,不仅会教育自己的员工,也要做好相关医生的教育工作。



  礼来看好中国市场发展潜力

  礼来是拥有126年历史的世界领先制药公司,去年销售额138亿美元,世界排名11;礼来中国去年销售额1亿美元,约排在跨国企业中的第8位。礼来与中国有着较深的渊源:它于1918年来到中国,将其第一个海外代表处设在上海,从而迈出全球化的第一步。在1993年,礼来重回中国,十多年来,礼来已成为业界增长速度最快的制药公司之一。目前,礼来在全国拥有一家独资企业——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30家办事机构,员工近800人。

  礼来在中国的许多医药领域居领先地位,如希刻劳、稳可信、百忧解、再普乐、人工胰岛素优泌林等已被公认为创新的药物。尤其是在精神医学领域可以称为里程碑式的抗抑郁症药物百忧解,几乎已经成为礼来公司的代名词。



  礼来中国大事记

  1918年礼来来到中国,将其第一个海外代表处设在上海,从而迈出了全球化的第一步。

  1993年礼来重返中国,并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办事处。

  1995年新型抗抑郁药百忧解在中国上市。百忧解于1988年在美国上市,它的问世是抗抑郁药领域的革命性突破。

  1996年礼来苏州制药厂破土动工,它是礼来公司在中国投资的首家独资药品生产企业。

  1997年人工胰岛素优泌林上市,它是礼来于1982年在世界上推出的第一支运用人工基因重组技术研制的人工胰岛素。

  1998年礼来苏州制药厂正式投产,并获得卫生部药品论证管理中心的GMP认证证书。

  1999年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再普乐上市,该药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抗精神病药物。

  2001年礼来中国成为礼来全球独立的分支机构。

  2002年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成为礼来在华的独资企业。

  2003年上海开拓者化学研究管理有限公司的礼来实验室大楼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落成。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