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包括人类在内的现代哺乳动物并没有进化出太多新的基因,而是常常对已有基因进行重新编排。在这个过程中,之前被认为是垃圾的遗传成分起到意外的辅助作用。
生物通报道:包括人类在内的现代哺乳动物并没有进化出太多新的基因,而是常常对已有基因进行重新编排。在这个过程中,之前被认为是垃圾的遗传成分起到意外的辅助作用。
基因组学专家多年来一直只是推测垃圾DNA有这种功能,而现在一种灰色短尾负鼠(Monodelphis domestica)的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则为这一推测给出了切实的证据。负鼠是第一个完成基因组测序的有袋动物,测序结果公布在4月10日的《自然》杂志上,而且这种小动物还登上了该期杂志的封面。
(Larry Wadsworth(德州A&M大学Media Resources))
负鼠基因组测序工作由国际研究团体完成,该基因组是到目前为止测序的第一个有袋动物全基因组,该物种大约在1.8亿年前与胎盘哺乳动物分化开来。这项工作的完成,使得这种小动物成为了解胎盘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的变化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工具。
根据人、小鼠和黑猩猩等胎盘动物的基因组序列,研究人员已经确定出所有胎盘哺乳动物中一套相对保守的序列,并且推测这套序列可能具有某种基础性的功能。
大约六分之一的这些进化产生的新成分是转座子,即跳跃基因——它们能拷贝自己并将自己插入到基因组中的新位置。这种新的基因组片段是以无用的“垃圾”形式存在的,但是却能在稍后通过进化成为基因的新“开关”。
有趣的是,除了意外地发现大量免疫系统基因外,首个有袋动物基因组基本上没有揭示出有关有袋动物本身的进化和生物学信息。有袋动物天生没有一种功能性的免疫系统,它们可形成免疫组织、器官并能够在母体外部产生抗体。
要想了解进化过程如何造就有袋动物,研究人员还需要更多的有袋动物基因组。接下来,研究人员期望在2007年底完成Tammar wallaby(Macropus eugenii)的基因组测序。(生物通杨遥)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