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锤体极体在封闭式有丝分裂中的作用

时间:2007年6月21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菌有丝分裂是一种典型的intranuclear(closed)有丝分裂。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细胞的纺锥体能够使核膜变形,未能使染色体分离。但如果核膜分裂,缺乏SPBs的纺锤体也能分离染色体,证明在closed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锥体极体的作用是抑制核膜在纺锤体拉长时发生型变。

广告
   X   

生物通报道: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复制过程被双层核膜(nuclear envelope)包围。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降解,纺锤体微管(将复制好的染色体分开)得以接触细胞核内部物质。真菌有丝分裂是一种典型的封闭式(intranuclear,closed,生物通编者译)有丝分裂,意即不像其它生物在有丝分裂时,在分裂前期(prophase)核膜会破裂消失,真菌一直要到末期(telophase) 核膜才会破裂。因此,进行closed有丝分裂的细胞,将纺锤体组装在核内部,染色体分离在细胞核中进行。

为了观察在closed有丝分裂中,细胞调节染色体分离和核膜分裂的方式,研究人员以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为研究对象。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的纺锥体微管锚定在嵌入核膜的纺锥体极体(spindle pole bodies ,SPBs)上。研究人员利用两种实验手段促使细胞组装缺乏正确的微管定位SPBs的异常纺锤体。

这些纺锤体使核膜变形,未能使染色体分离。但如果核膜分裂,缺乏SPBs的纺锤体也能分离染色体,说明在closed有丝分裂过程中,SPBs的作用是抑制核膜在纺锤体拉长时发生型变。(生物通 小粥)

Zheng L, Schwartz C, Magidson V, Khodjakov A, Oliferenko S (2007) The spindle pole bodies facilitate nuclear envelope division during closed mitosis in fission yeast. PLoS Biol 5(7): e170. doi:10.1371/journal.pbio.0050170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