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永健《Nature》实验操作手册

时间:2008年12月9日
来源:新华网

编辑推荐:

近期钱永健研究小组在《Nature Protocols》上发表了有关荧光标记的实验指导性文章,摘录其中部分内容,参考下科学大家的实验风范。

快快参加生物通的年终快乐评选活动吧!赢取你想要的奖品!

赛默飞世尔特约之2008年生命科学十大风云人物评选

Sigma-Aldrich特约之2008生命科学十大新闻评选

 

广告
   X   

生物通报道:12月10日2008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参加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本届获得诺贝尔奖医学/生理学奖的是来自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和两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则是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Roger Yonchien Tsien)。

近期钱永健研究小组在《Nature Protocols》上发表了有关荧光标记的实验指导性文章,摘录其中部分内容,参考下科学大家的实验风范。

在“Preparation of the membrane-permeant biarsenicals FlAsH-EDT2 and ReAsH-EDT2 for fluorescent labeling of tetracysteine-tagged proteins”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介绍了一种两步法,直接由便宜的染料荧光素和试卤灵(resorufin)准备膜渗透荧光双砷染料(biarsenical):FlAsH-EDT2和ReAsH-EDT2

自从在生物体,组织和活细胞蛋白观测实验中引入了像是绿色荧光蛋白GFP这样的遗传编码的标记之后,细胞生物学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荧光蛋白比较大(-30kD),而且会引起目标蛋白的活性和定位的不稳定,因此仍然需要更好的标记物。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介绍了一种尺寸较小的四半胱氨酸标记(tetracysteine tag):<1kD,并且这种标记与膜渗透荧光双砷染料(biarsenical),比如FlAsH-EDT2和ReAsH-EDT2亲和性高(见下图)。这种tetracysteine标记最小序列是CysCysProGlyCysCys,这些双砷染料具有一种独有的特性:其荧光只有当与tetracysteine标记结合后才会淬灭,这就避免了蛋白成像过程中额外的清洗过程。

 






 

 

 

 

除了能用于标记蛋白的荧光标示,双砷染料还具有其它许多功能,比如通过双色脉冲追踪(two color pulse chase),染料触发(dye-triggered)蛋白聚集来判断蛋白“年龄”,通过发色基团激活的光灭活(chromophore-activated light inactivation),配合荧光和电子显微镜,以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指示器等来定位非激活蛋白。

这种方法主要的限制是比较于FPs灵敏度降低,这是由于一些非特异性染色,以及对培养细胞和组织培养物的要求,并且染色后需要用二硫酚来清洗也限制了其在动物上的应用。

这里介绍的方法不同于之前出版的方法,可以将双砷染料的毒性降低到最小,这样一般的化学实验室就都可以进行了。另外利用这种方法也可以进行其它双砷染料和中间产物的实验。

具体步骤可于Tsien lab Website下载,或journal@ebiotrade.com 询要。

(生物通:张迪)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