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膝骨关节炎患者肌肉激活模式变化的因素、特征及影响

时间:2025年2月10日
来源: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and Research

编辑推荐:

本文是关于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肌肉激活模式(MAP)变化的综述。探讨了 MAP 变化的影响因素,如生物力学结构改变、疼痛等;阐述了其变化特征,包括肌肉协同、收缩幅度和时间等改变;还分析了对肌肉间结构、疼痛等的影响,为 KOA 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广告
   X   

引言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退行性疾病,主要症状有关节运动功能障碍和疼痛。在探究 KOA 病因时,多数研究聚焦于下肢力线和膝关节结构变化,对神经肌肉控制关注较少。然而,已有研究表明,神经肌肉控制的改变与 KOA 密切相关。例如,KOA 患者在站立相部分阶段股四头肌伸膝加速度降低,髋内收肌加速度增加,且多数下肢肌肉对身体质心(COM)向前加速度的贡献减少 。同时,KOA 患者在跑步机行走时,外侧和内侧腘绳肌的激活比例更大。
目前,KOA 的康复训练包含有氧、力量、平衡与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控制等多种传统疗法,而这些训练大多涉及神经肌肉控制,其变化主要体现为肌肉激活模式(Muscle Activation Patterns,MAP)的改变。理解 KOA 患者 MAP 的变化,对预防和治疗疾病发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但当前相关综述较少,且多忽略 MAP 变化的因素和影响。因此,分析 MAP 变化的原因、特征和影响,对全面认识其在 KOA 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研究方法

  1. 文献检索方法:利用 ScienceDirect、PubMed、Scopus 和 Wiley 数据库,检索 2010 年至今与 KOA 患者 MAP 相关的文献。检索关键词包括 “Knee and osteoarthritis and neuromuscular”“Knee and osteoarthritis and muscle contraction/activation patterns” 等。由三位研究人员进行文献回顾,先由两人独立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章,意见不一致时由第三人决定,仅检索英文文献。
  2. 文献筛选:共检索到 832 篇文章,剔除重复和过期文章后,对 779 篇标题和摘要进行相关性审查,最终 44 项研究入选。

KOA 中 MAP 变化的因素

  1. 下肢生物力学结构的变化
    • 膝内收力矩(KAM)对 MAP 的影响:KOA 患者 KAM 往往较高,股四头肌激活幅度降低和无力会增加 KAM,长期的内收扭矩会导致膝关节腔软骨磨损和负荷增加。在步态中,较高的外侧腘绳肌(LH)和股外侧肌(VL)激活可减少内侧间室软骨损失,但也与非创伤性 OA 组的膝关节屈伸、内收和外旋力矩变化有关。此外,关节积液会改变关节内压力,导致关节失衡。
    • 膝关节不稳定对 MAP 的影响:KOA 患者常存在膝关节不稳定,为维持膝关节稳定,在步态早期,股二头肌(BF)、腘绳肌和髋内收肌等需更高程度激活。研究还发现,腘绳肌与股四头肌的肌肉厚度比、内侧股四头肌 / 腘绳肌的肌肉结构和质量在 KAM 中起重要作用 。
  2. 疼痛:疼痛可直接导致 MAP 改变,抑制腘绳肌和股四头肌力量。研究显示,KOA 患者行走时,外侧腓肠肌和内侧腘绳肌的激活模式与疼痛严重程度显著相关。疼痛还会通过影响下肢力学加重 MAP 变化,降低大腿肌肉力量,使 KAM 的两个峰值显著下降,且中央疼痛敏化可能加剧 KOA 患者快走时膝关节肌肉的共同收缩。
  3. 运动感觉神经变化:许多研究表明,KOA 患者的神经通路可能受损,疼痛影响神经肌肉控制是主要原因之一。OA 中运动单位募集和速率编码策略的改变可能是 MAP 改变的主要原因。此外,KOA 患者的本体感觉常受损,影响患者对运动部位的感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出现错误。
  4. 其他因素:肥胖者与正常体重者相比,多数姿势下所有肌肉群力量显著增加,LH 和内侧腓肠肌(MG)激活更高。年龄方面,正常老年人与年轻人相比,仅 VM、股外侧肌、内侧和外侧腘绳肌激活幅度增加。性别差异上,女性 KOA 患者股四头肌无力更明显,且联合腘绳肌共同激活(HC)和外侧 HC 与女性股四头肌力量呈负相关 。

KOA 的 MAP 变化特征

  1. 肌肉协同的改变:肌肉萎缩是 MAP 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非负矩阵分解(NMF)技术发现,轻、重度 KOA 患者的肌肉协同模块数量明显低于健康受试者和未受影响的一侧,且 KOA 患者在完成步态周期时倾向于使用更多肌肉,在站立相和摆动相均观察到肌肉协同模块合并 。
  2. 肌肉收缩幅度和时间
    • 股四头肌:KOA 患者常出现股四头肌无力,主要表现为股内侧肌(VM)无力和步态中期肌电图(EMG)颤动。严重 KOA 患者患侧肌肉体积和力量明显低于对侧。与健康对照组相比,KOA 患者 I 型纤维减少,IIa/x 纤维增加,细胞外基质(ECM)含量增加,卫星细胞密度降低,促纤维化基因表达升高。同时,部分研究表明,KOA 患者股直肌(RF)和 VL 的激活幅度增加,可能是维持膝关节稳定性的代偿策略。股四头肌激活时间变化表现为起始时间提前或延迟,整体激活时间延长。
    • 腘绳肌:许多研究显示,KOA 患者 LH 收缩更强,BF 幅度也倾向于适度增加。非创伤性 KOA 组的 LH 肌电图(EMG)比健康组和创伤后 OA 组更高且持续时间更长。在高胫骨截骨手术(pre - HTO)前,患者腘绳肌峰值力比非病理膝关节(NP)增加 25% 。LH 收缩时间延长主要发生在站立中期,中度 KOA 患者的 BF 和半膜肌激活时间也延长。
    • 腓肠肌:KOA 患者激活腓肠肌的倾向更强,严重患者变化更明显。pre - HTO 患者和全膝关节置换术前患者的腓肠肌峰值力分别比 NP 降低 30% 和 18% 。无症状和中度患者在整个步态周期中腓肠肌激活幅度高于严重患者,部分患者腓肠肌 EMG 出现震颤,反映膝关节不稳定。KOA 患者腓肠肌激活时间延长,主要表现为步态中期延长,严重患者 MG 激活时间比外侧腓肠肌更长。
    • 其他肌肉:在步态早期,髋内收肌激活幅度增强;在步态中晚期,部分患者比目鱼肌激活幅度明显低于非 KOA 受试者。此外,竖脊肌和臀大肌难以进行最大自主收缩,激活幅度降低。
  3. 肌肉收缩持续时间和共收缩指数(CCI):研究发现,更严重的 KOA 与下肢肌肉在负重接受和摆动阶段更大程度的共同收缩相关。在整个站立阶段,KOA 患者大多数下肢肌肉的共同收缩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KOA 患者股四头肌、腘绳肌和胫骨前肌在站立阶段的肌肉收缩持续时间比对照组更长。随着任务难度增加,膝关节屈曲角度增大时,肌肉共同收缩水平也增加。不同 OA 患者中,内侧和外侧腘绳肌肌肉激活水平可作为区分膝 OA 与无症状个体和髋 OA 队列的有用步态生物标志物。

KOA 运动模式变化的影响

  1. 肌肉间效应
    • 股四头肌运动模式变化对腘绳肌的影响:KOA 患者股四头肌力量下降时,腘绳肌激活幅度增加,表现为股四头肌和腘绳肌共同收缩。为维持膝关节稳定性和减轻内侧膝关节负荷,身体会改变外侧肌肉的激活幅度和时间,但这种策略无法从根本上阻止疾病发展,因为 VL 在关节负荷最大时可能未达到最大力量,无法充分减轻内侧膝关节负荷 。
    • 股四头肌 MAP 对腓肠肌的影响:腓肠肌活动增加可增强膝关节稳定性,在股四头肌无力时发挥重要作用,这也导致腓肠肌自身僵硬。股四头肌和腓肠肌的共同收缩模式可改变膝关节内侧间隙,维持膝关节稳定性,但也会增加膝关节负荷,与软骨损失相关。对于中度 KOA 患者,改变腘绳肌运动模式可维持膝关节稳定性,但共同收缩增强也会增加膝关节负荷,影响膝关节软骨 。
  2. 对下肢力学和疼痛的影响:肌肉控制策略影响关节控制和负荷,较高的股四头肌、腘绳肌和腓肠肌共同收缩力会导致更高的膝关节接触力。内侧肌肉共同激活增加可能区分单室或多室 OA。虽然 MAP 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和改善膝关节稳定性,但最终可能导致下肢生物力学进一步改变和新的疼痛发生。例如,KOA 患者 KAM 较高,与股四头肌相关,会增加膝关节内侧间室负荷。而增加 LH 激活幅度可减少非创伤性 KOA 患者膝关节内侧间室负荷 。

总体结论和未来展望

本文从生物力学变化和神经肌肉控制方面探讨了 KOA 患者 MAP 变化的因素、特征和影响。MAP 变化主要表现为 VL 和 BF 激活幅度增大、激活时间提前且延长,VM 相对于 VL 激活时间延迟,腓肠肌在步态中期激活时间延长,比目鱼肌在站立后期激活幅度降低,肌肉模块减少且激活系数延长,不可分类的协同作用比例增加,CCI 与任务难度和症状呈正相关 。
研究发现了与 MAP 变化相关的恶性循环,即下肢力学变化引起疼痛,长期疼痛导致神经通路损伤,进而导致 MAP 变化,又引起下肢生物力学结构改变和疼痛 。临床上可通过加强股四头肌力量、调整共同收缩模式和缓解疼痛来减轻 MAP 变化的影响,减缓 KOA 进展。此外,MAP 变化还与肥胖、性别、任务难度和 K - L 分级等因素有关。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纳入文献数量较少,对 MAP 的描述不全面,对性别、年龄和任务难度等因素分析不够详细,且未考虑下背部肌肉。未来研究应考虑这些因素,以更全面地了解 KOA 与 MAP 变化的关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