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戈尔韦大学医院耳鼻喉科(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University Hospital Galway)的 Nathaniel McHugh 等研究人员在《热带疾病、旅行医学与疫苗》(Tropical Diseases, Travel Medicine and Vaccine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耳鼻喉疾病与国际旅行》(Ear, nose and throat disorders and international travel)的论文。这篇论文对于旅行医学领域意义重大,它聚焦于国际旅行者中常见的耳鼻喉疾病,为优化该群体的疾病预防、诊断和管理提供了关键信息,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有助于耳鼻喉科专家和旅行医学从业者更好地为旅行者提供医疗服务。
研究人员采用了全面的文献回顾方法。他们利用 Medline 和 Scopus 数据库,使用与旅行和耳鼻喉疾病相关的 MeSH 检索词进行组合检索,如 [Travel* OR Holiday* OR Overseas* OR Abroad OR Touris* Migrant OR Migration OR Foreign] AND [Otorrhea OR Swim* OR Ear OR Otalgia OR Discharge OR Allerg* OR Rhinit* OR Rinorrhea OR Hay* or Allerg* OR Nasal Discharge OR Altitude OR Epistaxis OR Bleed* OR Nosebleed OR Haemorrhage OR Scuba*]。随后手动筛选检索到的文章,仅纳入英文文献,并排除无法在线查阅的文献。此外,还通过谷歌进行灰色文献搜索,但未发现相关文献。最终确定了 42 篇合适的文章纳入研究。同时,针对特定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搜索,并手动查阅主要搜索所得文章的参考文献列表,获取更多相关文献。
空气污染物和温度(Air pollutants and temperature):空气质量差会对上下呼吸道产生负面影响。工业和交通排放的臭氧()、二氧化氮()等空气污染物,会刺激鼻黏膜,引发鼻炎症状。长期暴露可能导致黏膜重塑和慢性炎症。气温变化,尤其是寒冷空气,可诱导血管运动性鼻炎,这是由于鼻肥大细胞激活和感觉神经刺激所致,表现为鼻溢液、鼻塞和烧灼感。研究表明,抗胆碱能药物可有效缓解此类症状。
潜水和气压伤(Diving and barotrauma):潜水时,水下高压环境对人体生理影响较大,约 80% 的潜水者在潜水生涯中会出现耳鼻喉相关问题。潜水过程中的压力变化可能导致中耳、鼻窦气压伤,严重时可造成鼓膜穿孔、面部骨折等。正确的平衡压力技巧(如在潜水过程中适当进行耳部平衡操作)、延长潜水间隔时间等可降低风险。同时,潜水时接触海葵或珊瑚可能导致过敏反应,罕见情况下还会发生喉痉挛。
头晕的旅行者(The dizzy traveller):头晕是全球常见的急诊症状之一,在旅行者中,晕动病是最常见的特定病因。其病理生理机制与大脑在旅行中接收来自眼睛、前庭和本体感受器的冲突感觉输入有关。行为和药物治疗措施(如避免触发环境、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和抗组胺药)对缓解症状有益。此外,还有 “陆地病”(post-motion vertigo)和 “下船综合征”(Mal de debarquement syndrome)等与旅行相关的头晕病症,它们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各有特点,“下船综合征” 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耳鼻喉手术与国际旅行(ENT surgery and international travel)
术后注意事项(Post-operative considerations in travellers):中耳手术后,考虑到海拔对中耳的影响,大多数专家建议术后至少两周内避免乘坐飞机,因为手术可能导致颅骨底部的医源性缺陷,使中耳菌群移位,引发脑膜炎。鼓膜置管(Grommet insertion)本身并非乘坐飞机的禁忌证,但对于置管后是否需要采取防水措施存在争议,目前指南不再推荐常规防水,但潜水是禁忌的。气管切开术(Tracheostomy)患者乘坐飞机时,需注意因海拔升高和压力变化导致的呼吸道黏膜干燥,需增加雾化频率,同时要避免造口或气管切开处浸入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