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国际旅行中耳鼻喉疾病的多面剖析与关键诊疗策略

时间:2025年2月16日
来源:Tropical Diseases, Travel Medicine and Vaccines

编辑推荐:

为解决国际旅行者耳鼻喉疾病预防和管理指导匮乏的问题,爱尔兰戈尔韦大学医院 Nathaniel McHugh 等人开展相关研究,剖析了多种疾病与旅行的关联。该研究为优化旅行者疾病防治提供依据,强烈推荐科研读者阅读。

广告
   X   

爱尔兰戈尔韦大学医院耳鼻喉科(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University Hospital Galway)的 Nathaniel McHugh 等研究人员在《热带疾病、旅行医学与疫苗》(Tropical Diseases, Travel Medicine and Vaccine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耳鼻喉疾病与国际旅行》(Ear, nose and throat disorders and international travel)的论文。这篇论文对于旅行医学领域意义重大,它聚焦于国际旅行者中常见的耳鼻喉疾病,为优化该群体的疾病预防、诊断和管理提供了关键信息,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有助于耳鼻喉科专家和旅行医学从业者更好地为旅行者提供医疗服务。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人口流动的加剧,国际旅行变得越来越普遍。旅行医学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旨在为前往国外目的地的旅行者提供循证医疗保健。然而,耳鼻喉疾病在旅行者中较为常见,却一直被旅行医学忽视。例如,听力障碍是全球最普遍的残疾之一,花粉热则是旅行者最常见的抱怨之一。但目前针对旅行者和临床医生在预防和管理这些疾病方面的指导十分有限。为了填补这一知识空白,提供最新的旅行相关耳鼻喉问题信息,研究人员开展了此项研究。

研究方法


研究人员采用了全面的文献回顾方法。他们利用 Medline 和 Scopus 数据库,使用与旅行和耳鼻喉疾病相关的 MeSH 检索词进行组合检索,如 [Travel* OR Holiday* OR Overseas* OR Abroad OR Touris* Migrant OR Migration OR Foreign] AND [Otorrhea OR Swim* OR Ear OR Otalgia OR Discharge OR Allerg* OR Rhinit* OR Rinorrhea OR Hay* or Allerg* OR Nasal Discharge OR Altitude OR Epistaxis OR Bleed* OR Nosebleed OR Haemorrhage OR Scuba*]。随后手动筛选检索到的文章,仅纳入英文文献,并排除无法在线查阅的文献。此外,还通过谷歌进行灰色文献搜索,但未发现相关文献。最终确定了 42 篇合适的文章纳入研究。同时,针对特定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搜索,并手动查阅主要搜索所得文章的参考文献列表,获取更多相关文献。

研究结果


  1. 旅行者的鼻溢液(Rhinorrhoea in travellers)
    •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过敏性鼻炎是旅行者中常见的导致鼻充血和鼻溢液的原因。它在全球范围内的地理患病率差异较大,例如在北美比在中国和墨西哥更为常见。这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营养因素、种族、社会经济地位、肥胖以及 “卫生假说”。“卫生假说” 认为,早期接触过敏原和感染,在农村地区更为常见,可防止未成熟的免疫系统向促过敏状态发展,进而预防特应性疾病(指个体因遗传因素对某些过敏原产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E(IgE),从而引发过敏反应的一种状态)的发生。研究发现,长期接触刺激性环境过敏原可降低患特应性疾病的风险,如对近 10 万名美国出生和外国出生儿童的横断面研究所示。此外,气候变化对花粉季节产生了显著影响,加速了花粉季节的开始,延长了其持续时间,并增加了其强度。到本世纪末,美国季节性过敏的可能性预计将增加 200% 。研究人员使用绿色区域过敏原指数模型对绿地的过敏原危害进行分类,开发出风险矩阵和多因素模型等标准化风险指数工具,帮助高危人群在高花粉季节尽量减少环境暴露。
    • 空气污染物和温度(Air pollutants and temperature):空气质量差会对上下呼吸道产生负面影响。工业和交通排放的臭氧()、二氧化氮()等空气污染物,会刺激鼻黏膜,引发鼻炎症状。长期暴露可能导致黏膜重塑和慢性炎症。气温变化,尤其是寒冷空气,可诱导血管运动性鼻炎,这是由于鼻肥大细胞激活和感觉神经刺激所致,表现为鼻溢液、鼻塞和烧灼感。研究表明,抗胆碱能药物可有效缓解此类症状。
    • 感染性鼻炎(Infective rhinitis):旅行与感染的传播密切相关。旅行者接触新病原体后,感染风险增加。呼吸道感染时,鼻和口腔黏膜是病原体最初接触的常见部位。寒冷环境会削弱鼻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例如在冬季,室内聚集活动增多,且寒冷环境会减少鼻上皮细胞产生的抑制病毒抗原颗粒的细胞外囊泡,从而增加感染几率。此外,高海拔和寒冷环境会损害黏液纤毛和吞噬细胞的功能,进一步增加旅行者的感染风险。

  2. 气压变化(Barometric pressure changes)
    • 高海拔暴露(High altitude exposure):海拔变化会导致身体气腔(如中耳和鼻窦)与外界大气压力产生差异。上升时大气压力降低,中耳内空气膨胀;下降时则相反。这种压力差可能导致气压伤和耳痛,约 20% 的商业航空乘客会经历不同程度的气压性中耳炎(barotitis,中耳因压力变化而受伤),儿童中飞行诱导的耳痛发生率高达 15% 。使用减充血剂(如口服或局部使用伪麻黄碱)、吞咽等方法可预防气压伤。此外,快速的压力变化还会导致鼻窦疼痛(barosinusitis,气压性鼻窦炎),生理盐水滴鼻可缓解症状。高海拔地区的低气压和低氧环境会影响人体的代谢和免疫功能,导致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及功能下降,还可能引发炎症反应。
    • 潜水和气压伤(Diving and barotrauma):潜水时,水下高压环境对人体生理影响较大,约 80% 的潜水者在潜水生涯中会出现耳鼻喉相关问题。潜水过程中的压力变化可能导致中耳、鼻窦气压伤,严重时可造成鼓膜穿孔、面部骨折等。正确的平衡压力技巧(如在潜水过程中适当进行耳部平衡操作)、延长潜水间隔时间等可降低风险。同时,潜水时接触海葵或珊瑚可能导致过敏反应,罕见情况下还会发生喉痉挛。

  3. 鼻出血(Epistaxis):鼻出血是常见问题,约 60% 的人一生中至少经历过一次。鼻黏膜血管丰富,多种因素可导致鼻出血,如寒冷环境使鼻黏膜干燥、饮酒、使用鼻腔可卡因、潜水时的压力变化等。使用凡士林等屏障保护剂可预防鼻出血,发生鼻出血后应避免剧烈活动、挖鼻和擤鼻等行为。
  4. 耳部流脓(The discharging ear):外耳道炎(Otitis externa)是耳部流脓的常见原因,游泳者和潜水者的患病风险比普通人群高 5 倍。耳内潮湿、微生物感染(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耳垢的自然酸性保护元素被破坏是主要诱因。预防措施包括使用耳塞、抗菌滴耳液,避免头部浸入水中等。此外,耳部还可能出现异物,如昆虫或苍蝇卵,这在温暖国家晒太阳的旅行者中相对更易发生,需及时诊断和处理。
  5. 头晕的旅行者(The dizzy traveller):头晕是全球常见的急诊症状之一,在旅行者中,晕动病是最常见的特定病因。其病理生理机制与大脑在旅行中接收来自眼睛、前庭和本体感受器的冲突感觉输入有关。行为和药物治疗措施(如避免触发环境、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和抗组胺药)对缓解症状有益。此外,还有 “陆地病”(post-motion vertigo)和 “下船综合征”(Mal de debarquement syndrome)等与旅行相关的头晕病症,它们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各有特点,“下船综合征” 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6. 耳鼻喉手术与国际旅行(ENT surgery and international travel)
    • 术后注意事项(Post-operative considerations in travellers):中耳手术后,考虑到海拔对中耳的影响,大多数专家建议术后至少两周内避免乘坐飞机,因为手术可能导致颅骨底部的医源性缺陷,使中耳菌群移位,引发脑膜炎。鼓膜置管(Grommet insertion)本身并非乘坐飞机的禁忌证,但对于置管后是否需要采取防水措施存在争议,目前指南不再推荐常规防水,但潜水是禁忌的。气管切开术(Tracheostomy)患者乘坐飞机时,需注意因海拔升高和压力变化导致的呼吸道黏膜干燥,需增加雾化频率,同时要避免造口或气管切开处浸入水中。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旅行(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and travel):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oea,OSA)与肥胖密切相关,许多患者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设备治疗。部分航空公司允许在飞行中使用 CPAP 设备,但需要医疗证明,旅行者需提前确保设备兼容、电池电量充足,并准备好国际插头适配器。
    • 听力障碍与旅行(Hearing impairment and travel):听力障碍会给旅行者带来诸多不便,如在嘈杂环境中难以理解外语。植入听力放大设备(如骨锚式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的患者,旅行时需携带设备的官方医疗证明,注意设备的国际保修情况,进行水上活动时需取下外部处理器。

  7. 其他相关问题:语音障碍(Dysphonia)可由多种旅行相关因素引起,如过度用嗓、饮酒、脱水等,注意保持良好的发声卫生习惯可改善症状。头颈部皮肤癌是旅行者需要关注的问题,阳光暴露和高海拔是重要风险因素,旅行者应注意防晒。食物过敏在旅行中也不容忽视,不同地区的食物标签要求不同,旅行者需仔细研究目的地的相关信息,了解过敏症状及应急处理方法。

研究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论


这篇综述全面总结了国际旅行者中常见的耳鼻喉疾病,包括其病因、预防和管理方法。研究强调了耳鼻喉专家和旅行医学从业者密切合作的重要性,以便为旅行者提供更专业的建议和医疗服务。同时指出,虽然目前对这些疾病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有许多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如耳气压伤、鼻窦疼痛和耳部不适在航空乘客中的患病率,公共网站上旅行健康预防建议的质量,以及时差对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症状的影响等。

研究讨论


  • 优势:该研究综合了当前关于旅行对耳鼻喉疾病影响以及这些疾病对国际旅行影响的最新循证信息,不仅涵盖了耳鼻喉科医生关注的疾病,还涉及过敏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非耳鼻喉专科医生关注的相关话题,为旅行医学从业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尤其是针对接受耳鼻喉手术患者的旅行建议。
  • 局限性:研究的搜索策略仅局限于两个数据库和英文文献,可能存在选择偏倚,遗漏了其他语言发表的文献。此外,该领域研究相对不足,大部分文献来自第一作者的针对性搜索,可能会忽略一些相关文章。
  • 未来研究方向:未来研究可着重关注航空乘客中耳气压伤、鼻窦疼痛和耳部不适的实际发生情况,评估公共网站上旅行健康预防建议的有效性,研究耳塞或降噪设备在航空乘客中的使用效果,以及长期旅行者或 expatriates(侨民)管理慢性鼻 - 鼻窦炎的策略等。同时,还可进一步探讨呼吸道疫苗(如流感疫苗)在预防旅行中耳鼻喉相关感染的有效性。

总的来说,这篇论文为旅行医学领域关于耳鼻喉疾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对提高旅行者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后续研究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填补现有知识空白,为旅行者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医疗保障。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