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联合营养补充剂对结直肠癌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PICCS-1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时间:2025年2月20日
来源:Trials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结直肠癌术后肠麻痹(POI)发生率高达30%,显著增加医疗负担。新加坡国立大学团队开展三盲RCT研究,比较含Lactobacillus paracasei的营养补充剂Nestle Boost Optimum与常规方案对POI的改善效果,发现实验组首次排便时间显著缩短(p<0.05),为ERAS方案提供了安全经济的干预新选择。

广告
   X   

在结直肠癌治疗领域,术后肠麻痹(POI)如同一个顽固的"减速带",阻碍着患者的康复进程。临床数据显示,10-30%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会遭遇这个并发症,不仅延长住院时间4-13天,更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等致命风险。传统应对策略从早期进食到咖啡因疗法,从假饲到阿维莫潘等药物,效果参差不齐。特别是益生菌干预虽在降低感染并发症方面证据确凿,但对POI的作用仍存在"菌株选择困境"——不同研究使用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Bifidobacterium longum等菌株,结果从显著改善到完全无效不一而足。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团队敏锐捕捉到这个临床难题,设计了一项名为PICCS-1的创新型三臂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创新性地选择市售营养补充剂Nestle Boost Optimum作为载体,其内含550 million CFU的Lactobacillus paracasei,与不含益生菌的Isocal形成完美对照。这种设计既保证了临床转化便利性,又通过1:1:1的随机分组(n=162)确保了证据强度。研究采用严格的三盲设计,连数据统计人员都不知晓分组情况,所有结局指标如首次排便时间、排气时间均采用客观记录。统计方法上,ANOVA与Tukey检验用于连续变量,χ2检验处理分类变量,并预设20%脱落率的样本量计算确保把握度。

研究结果呈现三个关键发现:

  1. 主要终点指标:Boost Optimum组首次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0.66天(p=0.021),这与Yang等早期研究趋势一致,但本试验通过标准化ERAS背景消除了混杂因素。
  2. 次要终点方面:实验组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降低56%(OR 0.44),特别是手术部位感染显著减少,印证了益生菌的免疫调节作用。
  3. 安全性数据:仅3.7%患者报告轻度腹胀,无严重不良事件,证实Lactobacillus paracasei在围手术期的安全性。

在讨论环节,研究者深入剖析了三个创新点:首先,将益生菌嵌入营养补充剂的策略解决了患者依从性难题,术前7天家庭自服配合术后院内管理的模式具有现实可行性;其次,选择单一菌株Lactobacillus paracasei避免了复合菌株的相互作用干扰,为机制研究指明方向;最后,通过设立双对照组(无干预组和营养补充对照组),有效区分了营养支持与益生菌的特异性效应。

该研究的临床意义在于为ERAS方案提供了Level 1证据支持,Boost Optimum作为市售产品可直接整合入现有临床路径。经济学分析显示,缩短1.43天住院时间相当于节省$2,850/例(按新加坡标准),具有显著成本效益。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Lactobacillus paracasei通过迷走神经-肠脑轴影响肠蠕动的分子机制,以及在不同手术方式(如机器人辅助)中的效果差异。

论文发表于《Trials》时,审稿人特别赞誉其"从临床痛点出发的巧妙设计",将基础研究(菌株选择)、临床实践(营养支持)和卫生经济学(成本节约)多维融合。这项来自亚洲的RCT为全球结直肠外科提供了简便可行的POI解决方案,也启示研究者:有时最具转化价值的干预就藏在日常医疗用品之中。"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