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tripsy:肝细胞癌肝移植前桥接治疗的新希望
时间:2025年2月26日
来源:Experimental Hematology & Oncology
编辑推荐:
为解决肝细胞癌(HCC)患者等待肝移植期间肿瘤进展问题,相关研究人员开展 Histotripsy 作为桥接治疗的研究,发现其可使肿瘤完全坏死,为 HCC 治疗提供新选择。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在原发性肝癌中占比超 90%。美国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 18%,在各类癌症中排名倒数第二。HCC 常发生于肝硬化的肝脏,很多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尽管目前筛查手段有所进步,能更早发现肿瘤并提供更多局部治疗选择,但对于符合特定标准(如米兰或 UCSF 标准 )的 HCC 患者,肝移植仍是潜在的治愈性治疗方法。在等待肝移植的过程中,为控制肿瘤生长、防止其进展,医生们常采用桥接治疗(如经动脉化疗栓塞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射频消融 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微波消融 Microwave Ablation,MWA 等)。然而,这些传统桥接治疗方法存在诸多弊端。TACE 有一定的侵袭性,可能给患者带来较大创伤;RFA 和 MWA 在治疗过程中,实时观察治疗效果存在困难,难以精准把握治疗程度;而且这些方法都有显著的辐射暴露风险,还可能需要暂停全身治疗(如化疗、免疫治疗),影响整体治疗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寻找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桥接治疗方法迫在眉睫。
在此关键节点,相关研究人员积极开展研究。本次研究聚焦于一种新型的非侵入性、非电离性且非热性的消融技术 ——Histotripsy(组织粉碎术 ),探索其作为 HCC 患者肝移植前桥接治疗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该研究成果为 HCC 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相关论文发表于某专业医学期刊(原文未提及具体期刊名 )。
研究人员在开展研究时,主要采用了以下关键技术方法:首先,利用 MRI 对患者肝脏进行精准成像,清晰地发现并定位肝脏中的肿瘤病灶;其次,使用 HistoSonics Edison System(HistoSonics 公司,美国明尼苏达州普利茅斯市 )在手术室对患者进行 Histotripsy 治疗,治疗过程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以确保患者稳定,减少呼吸运动对治疗的影响;最后,对肝移植后的切除肝脏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通过 H&E 染色等方法观察肿瘤组织的变化情况。
下面来看具体的研究结果:
- 病例呈现:研究人员报告了一位 59 岁女性患者的病例。该患者患有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sease,MASLD)肝硬化,伴有肝性脑病,且肝脏左外侧段有一个 2cm 的疑似 HCC 病灶。在等待肝移植期间,由于患者存在肝动脉 - 肺分流,传统的桥接治疗方法存在风险,经过多学科肿瘤委员会评估后,选择了 Histotripsy 进行治疗。治疗一个月后,患者接受了心脏死亡后捐赠的原位肝移植。对切除的肝脏进行病理分析发现,Histotripsy 治疗区域完全坏死,没有残留的存活肿瘤组织。
- 研究结论与讨论:这是首次将 Histotripsy 作为 HCC 患者肝移植前桥接治疗的案例,肝脏移植后的病理结果显示治疗病灶完全坏死,这一结果与之前动物研究中 Worlikar 等人的发现相符,表明 Histotripsy 在控制肿瘤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虽然这只是一个单病例研究,不能代表所有患者的情况,但它为 HCC 的桥接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Histotripsy 的非侵入性特点使其相比传统桥接治疗方法具有独特优势,未来有望成为现有 HCC 治疗手段的重要补充。不过,目前仍需要开展大规模、对照性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Histotripsy 在不同肝脏疾病和 HCC 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评估其安全性和长期疗效。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首次证实了 Histotripsy 作为 HCC 患者肝移植前桥接治疗的可行性,且治疗后肿瘤组织完全坏死,为 HCC 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虽然目前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但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推动了 HCC 治疗领域的发展。未来,随着更多研究的开展,Histotripsy 有望在 HCC 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改善患者的预后。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生物通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