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发现!GLT25D1 或是肝癌预后 “新指针” 与潜在治疗靶点

时间:2025年3月9日
来源:Cancer Cell International

编辑推荐:

为探究 GLT25D1 在肝癌(HCC)中的作用,研究人员经多数据库分析和实验,发现其可作预后指标及潜在靶点。

广告
   X   

肝癌,作为全球癌症舞台上的 “狠角色”,是原发性肝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在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排行榜上都名列前茅。尽管医学专家们不断努力,手术切除、肝移植、放化疗和免疫治疗等手段纷纷登场,但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依旧 “原地踏步”。这主要是因为肝癌早期症状隐匿,很多患者确诊时病情已进展至晚期,肝脏功能受损严重,治疗选择极为有限。因此,寻找能助力肝癌早期诊断、开发新疗法和精准评估预后的分子标记物,成为了医学领域亟待攻克的难题。
重庆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勇挑重担,针对这一困境展开研究。他们将目光聚焦于胶原修饰酶相关基因(CMEGs)中的胶原 β(1-O) 糖基转移酶 25 结构域 1(GLT25D1),致力于探究其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Cancer Cell International》杂志上,为肝癌的诊疗带来了新的曙光。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员运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他们从公共数据库,如分子特征数据库(MSigDB)、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国际癌症基因组联盟(ICGC)等获取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分析。同时,通过收集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临床样本,开展细胞实验(如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细胞周期和凋亡检测等)和动物实验(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从多维度深入探究 GLT25D1 的功能。

下面来详细看看研究结果:

  • 筛选出潜在预后相关基因:研究人员从 MSigDB 数据库提取 67 个 CMEGs,经分析,在 TCGA-LIHC 和 ICGC(LIRI-JP)队列中分别找到 6 个和 9 个有预后潜力的 CMEGs,通过韦恩图分析发现 PLOD1、PLOD2、PLOD3 和 GLT25D1 这 4 个基因与肝癌患者预后相关,最终选定 GLT25D1 深入研究。
  • GLT25D1 在肝癌中异常高表达:借助多个数据库分析,研究人员发现 GLT25D1 在多种癌症中表达显著升高,在肝癌组织样本中的 mRNA 和蛋白质水平也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对肝癌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显示,GLT25D1 高表达与肿瘤分期、分级、大小、甲胎蛋白(AFP)水平、转移和死亡风险增加显著相关,提示其可能促进肿瘤恶性进展。
  • GLT25D1 可作为肝癌预后指标:利用多个数据集分析发现,GLT25D1 高表达与肝癌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缩短显著相关。构建的列线图和 Cox 回归分析表明,GLT25D1 是肝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且在多种癌症中都有类似关联,凸显其作为预后标记物的潜力。
  • 构建并评估肝癌预后风险模型:研究人员筛选出 1143 个差异表达基因(GDEGs),其中 68 个与 OS 显著相关,据此建立 LASSO 回归模型,计算风险评分并将患者分组。分析显示,高风险组患者生存率低、生存期短,风险评分与 GLT25D1 表达正相关,联合评估两者可提高肝癌患者预后预测准确性。
  • GLT25D1 促进肝癌细胞增殖、迁移等恶性行为: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和基因集变异分析(GSVA)表明,GLT25D1 表达与肿瘤发生相关通路激活有关。细胞和动物实验证实,敲低 GLT25D1 可抑制肝癌细胞生长、迁移、侵袭,诱导细胞凋亡,减少肿瘤体积和重量,表明其在促进肝癌恶性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高表达 GLT25D1 与肝癌免疫抑制微环境相关:综合分析发现 GLT25D1 表达与免疫相关功能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高表达 GLT25D1 的患者基质评分和免疫评分高,免疫细胞浸润存在差异,如 M0 巨噬细胞浸润增加、CD8⁺ T 细胞浸润减少,且与免疫检查点分子和免疫抑制细胞表达正相关,提示其可导致肝癌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

综合来看,该研究系统揭示了 GLT25D1 在肝癌中的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增强肝癌的致瘤性,还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独立的预后预测指标。同时,高表达的 GLT25D1 与免疫抑制细胞和因子介导的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紧密相连,有望成为肝癌免疫治疗的潜在生物靶点。不过,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缺乏大样本临床验证、作用机制有待深入探究、是否通过免疫调节影响临床结局尚不明确等。但这并不影响其重要意义,此次研究为肝癌的诊疗开辟了新方向,未来有望基于这些发现开发出更有效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