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视角解析 LGBTQ+青少年 HIV 预防行为差异:学校资源的关键作用
时间:2025年3月19日
来源:Prevention Science
编辑推荐:
为探究 LGBTQ+青少年 HIV 预防行为差异,研究分析相关数据,发现学校资源可缓解差异但仍有差距。
本文旨在从交叉视角研究 LGBTQ+青少年在不同社会地位(种族、民族、性别和性身份)以及获取 LGBTQ+包容型学校资源(性教育和性别性取向联盟,Gender-Sexuality Alliances,GSA)方面的差异对 HIV 预防行为的影响。数据来源于 2022 年 LGBTQ 全国青少年调查(N=10871)。研究人员对社会地位、LGBTQ+包容型学校资源和 HIV 预防变量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随后,将社会地位和两种 LGBTQ+包容型学校资源纳入 HIV 预防行为(听说过 / 服用过暴露前预防药物(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HIV 检测和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卡方自动交互检测模型。研究描述了 HIV 预防行为发生率最高和最低的群体。LGBTQ+包容型学校资源,尤其是性教育,对 HIV 预防行为具有促进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不同社会地位群体之间的差异。然而,部分基于社会地位的差异依然存在。同性恋或酷儿顺性别男孩一直处于 HIV 预防行为发生率最高的群体,而自我报告为双性恋 / 泛性恋、无性恋、性身份存疑、异性恋或未列出性身份的青少年,尤其是那些缺乏 LGBTQ+包容型学校资源的青少年,在低发生率群体中占比较高。LGBTQ+包容型学校资源是 HIV 预防信息的重要来源,可能有助于缓解一些与 HIV 相关的差异。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生物通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