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cient surgeons enhance conversion rates and sphincter preservation in robotic rectal cancer surgery with comparable long‑term outcomes: 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laparoscopy in a large‑volume center in China

时间:2025年3月27日
来源:BMC Cancer

编辑推荐:

在直肠癌手术中,机器人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长期疗效相当,且熟练外科医生实施机器人手术可提高保肛率、降低中转开腹率。本研究为机器人直肠癌手术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助于推动直肠癌手术的发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广告
   X   

在直肠癌治疗领域,微创技术逐渐兴起,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手术成为了热门选择。腹腔镜手术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短期恢复快、长期肿瘤学结局相当的优势,但在盆腔狭窄、解剖复杂的直肠癌手术中,技术要求较高。机器人手术虽具备先进技术,如 3D 视野、增强灵活性和无震颤操作等,却因缺乏显著优势和成本高昂而饱受质疑。为了探究机器人辅助直肠癌手术的潜在优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对比研究。
该研究发表在《BMC Cancer》杂志上,研究人员回顾性分析了 2017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在医院接受机器人或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 1576 例患者,最终纳入 1304 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平衡两组患者的基线混杂因素,比较了围手术期结局、复发数据和肠道功能结局等指标。
研究主要运用了以下关键技术方法:通过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建立研究队列;利用 PSM 方法对患者进行匹配,减少混杂因素影响;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如 Fisher 精确检验、检验、t 检验、U 检验、Kruskal-Wallis 检验、Kaplan-Meier 法和 log-rank 检验等,对数据进行分析 。
研究结果如下:
  1. 基线特征:在 PSM 前,机器人组患者更年轻,cN 分期更高,EMVI(外膜静脉侵犯)和 CRM(环周切缘)阳性率更高,肿瘤位置更低,且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比例更高,导致两组 (y) pT 和 (y) pN 分期不平衡。PSM 后,所有协变量在两组间得到有效平衡。
  2. 短期结局:机器人组保肛率显著高于腹腔镜组(94.0% vs. 84.4%,),且无中转开腹病例,而腹腔镜组有 7 例(0 vs. 2.5%,)。两组在手术时间、估计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切缘阳性率和住院时间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3. 长期结局:中位随访 31 个月,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 3 年 OS(总生存率)和 DFS(无病生存率)无显著差异(3 年 OS:94.1% vs. 93.3%,;3 年 DFS:85.9% vs. 84.7%,)。两组在不同部位的复发率相似,术后肠道功能方面,两组发生 LARS(低前切除综合征)的概率无显著差异。
    研究结论表明,机器人直肠癌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在并发症发生率和长期肿瘤学结局方面相当,且机器人手术在降低中转开腹率和提高保肛率方面具有优势,尤其是在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操作下更为明显。然而,该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为回顾性研究,存在选择偏倚;仅在单一机构开展,结果外推性受限;部分肿瘤手术质量控制指标未评估等。尽管如此,该研究为机器人直肠癌手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实证依据,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为直肠癌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推动直肠癌手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