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健康领域,代谢疾病的浪潮正席卷而来。过去二十年,其患病率急剧上升,如同隐藏在暗处的 “健康杀手”,不仅自身危害巨大,还与心血管、肾脏疾病紧密相连,成为疾病发展和死亡的重要推手。美国心脏协会提出的心血管 - 肾 - 代谢综合征(CKM 综合征),更是将这一复杂的健康问题摆在台前,它被分为 5 个阶段,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美国每年因 CKM 相关健康问题导致的死亡率显著增加,中国的相关研究也表明其与全因死亡率密切相关。
然而,目前对于 CKM 综合征的早期检测和预后评估面临诸多挑战。虽然有研究发现醛固酮、瘦素等潜在生物标志物,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测量这些标志物困难重重,且缺乏确凿证据支持其预后价值。与此同时,高血糖作为代谢紊乱的关键因素,在 CKM 综合征中的作用愈发凸显。传统的血糖指标,如空腹血糖(FBG)受慢性血糖水平影响,不能准确反映急性高血糖状态;糖化血红蛋白(HbA1c)虽能反映过去三个月平均血糖水平,但也存在局限性。应激高血糖比(SHR)作为一个新兴指标,已在糖尿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预后评估中展现出一定价值,但在 CKM 综合征人群中的预测价值尚不清楚。
为了填补这一空白,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陕西省地方病临床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大型队列研究。他们从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NHANES,1999 - 2018)中筛选出 19345 名参与者,通过详细分析参与者的疾病史、代谢相关风险因素等,准确评估 CKM 综合征的阶段。
研究人员运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首先,基于 NHANES 提供的大量数据,筛选符合条件的参与者,确保研究样本的代表性。然后,通过计算 SHR(SHR = [FBG (mg/dL)] / [28.7×HbA1c (%)– 46.7]),将参与者按 SHR 分为四个四分位数组。接着,采用 Kaplan - Meier 生存曲线和 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 SHR 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的关联。最后,利用限制立方样条(RCS)分析探索 SHR 与死亡率之间的潜在非线性关系,并进行亚组分析评估不同变量的影响。
在研究结果部分:
- 基线特征:共纳入 19345 名参与者,代表美国大量成年人。高 SHR 组参与者更可能为男性,且患糖尿病(DM)、前驱糖尿病(preDM)和代谢综合征(MetS)的比例更高。不同 SHR 组在身体测量指标、实验室检测指标以及疾病患病率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 SHR 与结局的关联:在中位随访 115 个月期间,有 2736 人全因死亡,699 人死于心血管疾病。Kaplan - Meier 生存分析显示,SHR 四分位数组间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存在差异。Cox 回归模型表明,调整多种协变量后,SHR 仍与全因死亡率正相关,且 SHR Q2 组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最低。
- U 型关系:RCS 分析和分段 Cox 模型显示,SHR 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呈 U 型关联,拐点分别为 0.89 和 0.91。SHR 高于拐点时,每增加一个标准差,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分别增加 26% 和 27%;低于拐点时,风险降低。
- 亚组分析:亚组分析发现,除 CKM 综合征不同阶段中 SHR 与心血管死亡率的交互作用外,其他亚组中 SHR 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的风险无显著交互作用。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该研究首次揭示了 CKM 综合征人群中 SHR 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的 U 型关系,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它提示临床医生应高度关注 SHR 异常的患者,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血糖稳定,以预防心血管、脑血管和肾脏疾病的进展。高 SHR 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增加死亡风险,如加重胰岛素抵抗、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RAAS)、加剧氧化应激等;低 SHR 也与不良预后相关,可能涉及低血糖相关的心脏问题等。此外,研究还发现 SHR 与全因死亡率的相关性在 CKM 综合征不同阶段存在差异,这为进一步研究 SHR 在 CKM 综合征不同阶段的预测价值提供了方向。
总体而言,该研究为 CKM 综合征人群的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指标,SHR 有望成为评估血糖水平的重要补充指标。但研究也存在局限性,如缺乏纵向随访数据、研究对象局限于美国人群、部分心血管疾病数据基于自我报告等。未来需要更多大规模、多中心的研究,以确定 CKM 综合征人群中 SHR 的最佳控制范围,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为改善 CKM 综合征患者的健康状况提供有力支持。该研究成果发表在《Diabetology & Metabolic Syndrome》上,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