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腺样体肥大检测量表:助力基层医疗精准评估与干预

时间:2025年4月5日
来源:European Archives of Oto-Rhino-Laryngology

编辑推荐:

在儿童腺样体肥大诊断中,内镜鼻咽镜检查虽为金标准但不易获取。研究人员开展了 “儿童腺样体肥大检测量表(AHDIC)” 的研究。结果显示,AHDIC 由打鼾、睡眠不安等症状构成,准确率达 70% 。该量表有助于基层医生预测肥大程度,合理规划诊疗。

广告
   X   

在孩子们的鼻咽部,有一群默默守护着身体免疫防线的 “小卫士”—— 腺样体组织,它是淋巴组织集群的一员,属于 Waldeyer 环的一部分,在儿童的局部和全身免疫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腺样体也有自己的 “成长轨迹”,小时候它会快速生长,到 6 岁左右达到最大,之后开始慢慢缩小,青春期时基本消失不见。
然而,有时候这些 “小卫士” 会调皮捣蛋。当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异常免疫反应、环境因素、激素影响、遗传因素,又或是过敏的刺激时,腺样体就可能出现病理性肥大。一旦腺样体过度生长,就像在鼻咽部这个 “小通道” 里设置了障碍,会引发一系列问题。睡眠时,孩子可能会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张嘴呼吸、打呼等情况;鼻腔也会被堵塞,说话带着浓重的鼻音;还容易引发中耳感染、听力下降,甚至影响孩子面部骨骼的发育,出现腺样体面容。不仅如此,腺样体肥大还可能让孩子在神经认知、行为和心理方面出现问题,比如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严重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成长。

目前,虽然内镜鼻咽镜检查是诊断腺样体肥大的金标准,但在实际医疗场景中,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及时接受这项检查。对于基层的初级保健医生(Primary Care Physicians)和儿科医生(Pediatricians)来说,他们在日常诊疗中经常会遇到怀疑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却缺乏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来初步判断肥大的程度,进而合理规划后续的随访和治疗方案。如果能有一种工具,帮助他们在没有专业耳鼻喉(ENT)专科医生和鼻咽镜设备的情况下,也能准确预测腺样体肥大的程度,那将极大地改善对这类患儿的医疗服务。基于这样的背景,来自土耳其杜兹大学(Duzc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展开了一项重要研究,旨在开发一种适用于初级保健医生和儿科医生的临床检测量表,用于预测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程度,研究成果发表在《European Archives of Oto - Rhino - Laryngology》杂志上。

研究人员总共招募了 123 名患者,其中 82 名被分入研究组,41 名作为对照组。他们详细评估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病史、体格检查结果,还邀请了儿童精神科专家对孩子们进行了神经认知、行为和心理方面的评估。最后,由耳鼻喉专科医生对患者进行内镜鼻咽镜检查,记录腺样体大小和后鼻孔狭窄程度。为了确保研究符合伦理规范,研究人员获得了患者母亲和亲属的书面知情同意,并且该研究遵循了所有相关国家法规和机构政策,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还得到了杜兹大学医学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在统计分析阶段,研究人员运用了多种统计方法。对于定量变量,他们用均值 ± 标准差来表示;定性数据则以计数和百分比呈现。通过偏度、峰度系数以及 Shapiro - Wilk 检验来检查定量变量的正态性假设,利用 Levene 检验来验证组间方差的齐性假设。组间定量变量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 way ANOVA),分类变量之间的关系则通过 Pearson 卡方检验来探究。研究人员通过多项逻辑回归(MLR)分析建立了最合适的模型,以此确定儿童腺样体肥大检测量表(AHDIC)的构成项目。同时,运用三向和双向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确定 AHDIC 平均得分的合适阈值,通过 Pearson 相关分析来考察 AHDIC 的效标效度。

经过一系列严谨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打鼾、睡眠不安、呼吸嘈杂、反复咽喉感染和反复鼻窦炎这几个症状构成了 AHDIC 的关键项目。根据这些项目的平均得分,能够将患者分为无和轻度、中度、重度三组。AHDIC 的平均得分在预测腺样体肥大程度方面表现出色,其 ROC 曲线下面积达到 0.67,显著高于随机分配的概率(0.17),诊断准确率为 70%。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区分轻度和中度病例时,AUC 为 0.93;区分轻度和重度病例时,AUC 为 0.97;区分中度和重度病例时,AUC 为 0.74。而且,在所有孩子中,AHDIC 与腺样体肥大大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 = 0.73,p < 0.001 );在中度 + 重度组中,这种正相关依然显著(r = 0.45,p = 0.003 ),不过在无和轻度组中未观察到显著相关性。

这项研究意义重大。AHDIC 为初级保健医生和儿科医生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的工具,使他们在无法及时借助耳鼻喉专科医生和鼻咽镜检查的情况下,也能对腺样体肥大患儿进行初步评估,合理规划随访和治疗方案。对于症状较轻的患儿,可以选择观察或保守治疗;对于症状严重的患儿,则能及时转诊至耳鼻喉专科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手术治疗。这不仅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了不必要的转诊,还能让更多腺样体肥大患儿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预防睡眠呼吸暂停、反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神经发育问题,提升孩子的生活质量。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主要运用了以下关键技术方法:首先,对 123 例患者进行分组,收集其人口统计学特征、病史、体格检查数据以及精神科评估结果,这构成了研究的样本队列。然后,利用内镜鼻咽镜检查,由耳鼻喉专科医生准确记录腺样体大小和后鼻孔狭窄程度,为后续分析提供了金标准数据。最后,运用多项逻辑回归(MLR)分析、ROC 曲线分析以及 Pearson 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入处理和分析,从而确定 AHDIC 的项目构成、得分阈值以及效度等关键信息。

研究结果表明:

  • 患者分组情况:在 123 例患者中,42 例(34.1%)属于无和轻度组,41 例(33.3%)为中度组,40 例(32.5%)为重度组。在性别和年龄方面,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 AHDIC 的构成:通过多项逻辑回归模型分析,确定了 AHDIC 由打鼾、睡眠不安、呼吸嘈杂、反复咽喉感染和反复鼻窦炎这几个项目组成。不同程度的症状对应不同的分值,通过计算这些项目的平均得分来判断腺样体肥大的程度。
  • AHDIC 的性能表现:AHDIC 在预测腺样体肥大程度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其 ROC 曲线下面积为 0.67,显著高于随机分配概率;诊断准确率达到 70% 。通过不同组间的比较发现,AHDIC 在区分轻度与中度、轻度与重度、中度与重度病例时,都有较高的 AUC 值,显示出良好的区分能力。而且,AHDIC 与腺样体肥大大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验证了其有效性。

在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研究人员再次强调了腺样体肥大对儿童健康的严重影响。它不仅会导致呼吸、耳部等生理问题,还会影响孩子的神经认知和心理行为发育。而 AHDIC 的开发和验证,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简单易用且准确性较高的评估工具。与以往研究相比,此次研究纳入了更多可能与腺样体肥大相关的症状进行分析,并成功将腺样体肥大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组,这有助于医生更精准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基层医疗工作者来说,AHDIC 是一个强有力的助手,能够帮助他们在日常诊疗中更好地识别和管理腺样体肥大患儿,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