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挑战:软组织中的 “隐藏杀手”—— 骨外软骨肉瘤(ESC)病例研究及诊疗启示

时间:2025年4月19日
来源:Discover Medicine

编辑推荐:

为解决骨外软骨肉瘤(ESC)诊断和治疗困难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对一名 50 岁女性左臀区域 ESC 的病例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可早期诊断,广泛手术切除效果良好,18 个月随访无复发转移。该研究对 ESC 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广告
   X   

骨外软骨肉瘤(Extraskeletal Chondrosarcoma,ESC)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恶性肿瘤,它不像常见的软骨肉瘤那样起源于骨骼,而是在软组织如肌肉、肌腱和结缔组织中悄然 “扎根”。在软组织肉瘤的大家族里,ESC 的占比不到 2%,如同隐匿在黑暗中的神秘 “杀手”,因其生长缓慢、症状不典型,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
想象一下,患者身体出现一些看似普通的症状,如疼痛、麻木,却难以想到是这种罕见疾病在作祟。目前,由于其罕见性,临床医生对 ESC 的认知和经验相对不足,容易导致误诊或漏诊,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而且,现有的治疗手段在应对 ESC 时也面临困境,化疗和放疗效果欠佳,如何有效治疗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了揭开 ESC 的神秘面纱,来自印度 Meenakshi Mission Hospital and Research Centre 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针对 ESC 的病例研究。他们详细记录并深入分析了一名 50 岁女性左臀区域 ESC 患者的诊疗过程,从临床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到随访结果,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早期诊断对于 ESC 的治疗至关重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分析可以实现早期确诊;广泛的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 ESC 的关键手段,能够有效降低局部复发风险;长期随访必不可少,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复发或转移情况。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Discover Medicine》上,为临床医生治疗 ESC 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对提高 ESC 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主要运用了以下关键技术方法:一是影像学检查,通过骨盆 MRI 发现左臀肌内的病变特征,利用胸部 CT 排除肺转移;二是肿瘤活检,进行核心针穿刺活检获取肿瘤组织;三是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分析,对切除的肿瘤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通过免疫组化染色确认肿瘤的软骨起源。

病例报告


一名 50 岁女性,诉说自己左髋部和腹股沟区域有长达一年的隐痛,腿部还逐渐出现麻木感。医生检查发现,她的左臀区域有一个质地坚硬、不活动且无压痛的肿块,皮肤表面没有异常变化。神经系统检查显示,她左下肢的感觉有所减退,但运动功能正常。该患者既往病史和家族史均无特殊之处。

通过骨盆 MRI 检查,发现患者左臀肌内有一个大小为 7.3×4.6×4.5 cm 的边界清晰的病变,信号强度不均匀,呈现出典型的软骨特征,且未发现骨骼和关节受累。核心针穿刺活检结果显示为具有非典型特征的梭形细胞瘤。胸部 CT 扫描排除了肺转移的可能。随后,患者在全身麻醉下接受了广泛的局部切除术,手术切口选择在左臀区域,呈垂直椭圆形,确保切除肿瘤时边缘清晰,同时小心保护了坐骨神经。术后,在肿瘤床标记了金属夹,并分层缝合伤口,患者术后恢复顺利。

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肿瘤呈现出分化良好的软骨肿瘤特征,有分叶状生长模式,软骨细胞嵌入透明软骨基质中,存在轻度异型性,偶尔可见双核现象和黏液样变。免疫组化染色显示 S-100 呈阳性,这进一步证实了肿瘤的软骨起源,综合判断为低级别(Grade I)骨外软骨肉瘤。由于资源有限,未进行分子或细胞遗传学检测。在鉴别诊断方面,通过与软骨瘤、骨外骨肉瘤、纤维肉瘤和滑膜肉瘤等进行对比分析,排除了这些疾病的可能性。

术后,研究人员为患者制定了严密的随访计划,每三个月进行一次临床和影像学评估。在长达 18 个月的随访期间,患者没有出现任何症状,也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的迹象,肢体功能保持良好,患者自述没有疼痛或活动受限的情况。

讨论


ESC 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再加上其罕见性,使得诊断过程困难重重。在鉴别诊断时,需要与脂肪肉瘤、黏液肉瘤等多种软组织肿瘤进行区分。在这一过程中,影像学检查,尤其是 MRI,对于确定肿瘤的特征和范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分析则是确诊的关键依据。在本病例中,虽然术前活检未进行免疫组化检查,但通过影像学和组织学检查已经能够明确诊断,免疫组化主要用于进一步确认肿瘤的软骨起源。

手术治疗方面,广泛切除肿瘤并保证足够的切缘宽度对于降低局部复发风险至关重要。对于高级别或切除不彻底的肿瘤,可以考虑辅助放疗,以此降低复发风险。然而,由于软骨肉瘤对传统化疗药物具有耐药性,化疗在 ESC 治疗中的作用较为有限。

随访工作对于及时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至关重要。在本病例中,定期的影像学和临床评估有效确保了能够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患者术后的功能状态良好,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或活动问题。

综上所述,该病例研究强调了在中年成年人软组织肿块的鉴别诊断中考虑 ESC 的重要性。早期通过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进行诊断,对于实现有效治疗意义重大。广泛的手术切除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而长期随访则是应对潜在晚期复发的必要手段。这一研究为临床医生在面对 ESC 患者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有助于推动骨外软骨肉瘤诊疗水平的提升,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