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序贯性细菌性泪腺炎伴脓肿:罕见病例揭示诊疗关键

时间:2025年4月19日
来源:BMC Ophthalmology

编辑推荐:

为解决双侧序贯性细菌性泪腺炎伴脓肿的诊疗难题,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病例研究。对一名 54 岁女性双侧泪腺炎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发现该病症罕见且易复发。此研究为该疾病的诊疗提供参考,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广告
   X   

在眼科疾病的领域中,急性泪腺炎并不常见,它是一种以泪腺快速肿大和炎症为特征的疾病。通常情况下,感染性泪腺炎多由病毒引起,而细菌性泪腺炎则较为罕见。在已有的医学研究里,关于双侧序贯性(即先后双侧发病)细菌性泪腺炎的记载少之又少。这就给医生们带来了诸多挑战,比如在诊断时难以快速判断病因,治疗过程中也面临着疾病反复的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种罕见疾病,来自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和皇家阿德莱德医院(Royal Adelaide Hospital)的研究人员 Lydia Lam、James Pietris 等开展了一项针对双侧序贯性细菌性泪腺炎伴脓肿的病例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BMC Ophthalmology》上。
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技术方法。通过影像学检查,利用眼眶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来观察患者眼眶及泪腺的病变情况,确定炎症范围和脓肿位置。同时进行微生物培养,对患者的泪腺分泌物等样本进行培养,试图找出致病微生物,但多次培养结果均为阴性。还进行了组织活检,获取泪腺组织进行病理分析,以明确炎症的具体类型和特征。此外,对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检测血液中免疫细胞的相关指标。
研究结果如下:
病例呈现方面:2021 年,一名 54 岁免疫功能正常且无重大既往病史的女性因左侧眶周疼痛、肿胀和红斑就诊。此前服用口服阿莫西林 - 克拉维酸未见效。检查发现白细胞(WBC)计数和 C 反应蛋白(CRP)升高,影像学显示左侧眼眶周围软组织增厚肿胀,泪腺处有脓肿。经治疗症状改善,但出院后复发。三年后,患者右侧出现类似症状,检查发现右侧泪腺肿大伴脓肿,多种检查未发现致病微生物,但泪液炎症细胞因子(IL - 10、IL - 8 和 IL - 1β)升高。
讨论与结论方面:该病例是罕见的双侧序贯性细菌性泪腺炎伴脓肿且多次复发的案例。在已发表的细菌性泪腺炎伴脓肿病例中,多数为单侧发病,双侧发病极少。常见症状有上睑肿胀、疼痛等,常见体征包括眼外肌运动(EOM)受限、红斑等。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手段,但给药途径和是否切开引流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该患者两次发病都需要长时间抗生素治疗。对于该患者病情反复的原因,可能与早期拔除引流管、过早从静脉给药转为口服给药、抗生素覆盖不足有关,也可能与泪腺导管的解剖变异有关。尽管对患者进行了潜在疾病检查,未发现糖尿病和免疫缺陷,但免疫表型显示 CD4/CD8 比值升高。
总的来说,双侧序贯性细菌性泪腺炎伴脓肿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疾病。其典型症状为上睑肿胀、压痛、红斑和结膜充血。明确诊断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和组织活检。抗生素治疗是一线方案,切开引流有助于病情恢复并降低复发风险。该研究通过详细的病例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有助于提高对这种罕见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对未来相关疾病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